古籍整理研究所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 科研动态
古籍整理研究所“乐道”学术讲座第二讲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7-10-31     作者:   访问量:10006次   分享到:


10月30日下午,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的“乐道”学术讲座第二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玉麒先生。 

此次讲座由古籍整理研究所杨志飞博士负责召集并主持。吕晓明副处长代表科研处致辞,并对朱玉麒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 

朱玉麒先生的讲座题目为“从燕然山到棂星门——西北边疆平定的纪功碑”。朱玉麒先生认为:中国的古人比较偏好用文字的办法把功勋记载在石刻上,而且记功石刻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晚清时期的叶昌炽在《语石》中依据功用把纪功碑分出了几种类型,战役成功的留念碑仅仅纪功碑的一种,叶昌炽归纳为“边庭诸将之纪功碑”,也可以简称为“边塞纪功碑”,由于许多的战役是发生在远离本土的边塞,发生在西域的战役留下的纪功碑,也简称“西域纪功碑”。 

朱玉麒指出,燕然山之战是汉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从某种程度来说,此战终结了中原王朝与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而关于此战胜利后刻《燕然山铭》以纪其战功之事,史籍有明确记载。“勒石燕然”也成为重要的典故以及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燕然山铭》的原石却一直无法找到。2017年8月,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终于使湮没千年的《燕然山铭》重现真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清代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数次战争胜利后班师凯旋,告祭于文庙,并立碑纪功,同样也是“勒石燕然”的一种形式。清代边塞纪功碑与国家认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