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研究所

成果介绍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所 -文学艺术研究所 - 成果介绍
张艳茜:从生活实感出发展开写作——陕西三代作家如何笔耕“以人民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0-07-23     作者:张艳茜   访问量:9406次   分享到:

       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标识性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居于基础性的突出位置,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成为新时代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成为文艺创作者永远不能忘记的初心所在。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为文艺创作者具体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明方向。

      回望当代陕西文学的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陕西文学薪火相传三四代,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不仅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有着巨大的贡献。几代作家的创作理念以及审美焦点虽然有所不同,当社会及政治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过程中,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学精神却在陕西作家不同代际之间传递并继承下来,这就是强调从生活实感出发展开写作,并充满热情地刻画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从写作手法到内在精神,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了文学创作的实处。“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行动上接近人民,情感上与人民相通。”

陕西作家第一代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坚持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观,创作的作品均表现着时代精神,或者具有时代感。将时代精神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如何反映所处时代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就是要求作家“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经过学习、观察、体验、研究,获得无限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素材。

17岁就投奔到延安的杜鹏程,在1947年毛泽东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时,作家杜鹏程作为新华社野战分社的记者,被派到西北野战军,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更好地熟悉战士的生活,反映战士们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他直接下到野战军独立旅的基层连队,和战士一样,行军打仗,驻营训练,首先,他将自己视为普通的战士,其次才是文艺战线的工作者,“塑造为人民造福,使大地生辉的一代英雄的形象”(杜鹏程语)” 。在延安时期的这段人生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经历,成就了作家杜鹏程,为他创作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家柳青在长安皇甫村,十四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这在中国当代作家中都是罕见的。“他的这种艺术光辉,不是从天上洒落人间的,而是从人间的大地上升起,是他在人间的生活土壤上,经过辛勤劳动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长起来,挥洒出来的。”(胡采语)柳青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对“人民”与“创作”的关系做了最深刻的诠释,也为后来的陕西作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陕西的第二代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的创作也分别代表了自己时代写实主义写作的最高水平,他们所取得到成就,与他们长期的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创作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贾平凹就此总结说:“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就是我们的命运,这种命运也决定了我们就是这样的文学品种。也就是说,我们是为这个时代、社会而生的,它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它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英年早逝的路遥,虽然已经离开我们28年了,但仍然被读者怀念着,而且随着他离开的时间越久,他的作品愈来愈有生命力,形成一种文学现象。青年时期的路遥,将柳青视为他文学的导师,他将柳青的《创业史》阅读了七次。路遥为柳青对文学事业宗教般意志折服,更为柳青全身心的为人民而写作的精神由衷的敬佩:“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我们大家不一定都能采取柳青当年一模一样的方式,但已故作家这种顽强而非凡的追求,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敬和学习的。”(路遥语)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具有相当一致的精神:“城乡交叉地带”的社会底层生活成为路遥反映的共同内容。路遥以一个劳动者的立场,去体验农民“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身份去平视乡村,描述他的父辈和兄弟姐妹的现实生活。在路遥创作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物都有原型,也就是说它逼近生活的真实。在动笔创作这部长篇之前,路遥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准备,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回到陕北体验生活。路遥的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身体力行。他在山上放过羊,在田野里过过夜。在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体验生活时,他和矿工们一起下矿井劳动,与矿工交朋友。面对最朴素的人,路遥坚守最基本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用最朴素的写法,表现最真实的世相,正是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注,才使他获得更多读者的尊重。

与路遥一样,青年时期因为阅读《创业史》而结识了柳青的陈忠实,早期的创作实践受到柳青创作影响很大。陈忠实虽然没有像柳青一样,将户口迁回老家白鹿原下的西蒋村,但是从1982年11月调入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之后,十年间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白鹿原下的西蒋村。回眸过往岁月,陈忠实深切感受到,他在农村的岁月,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理解和了解,正是那些年完成的:“回想起来,自己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自幼就上学,一直上到成年,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仅仅是一些表象而已。真正对农村,对农民有一点了解,那还是在公社工作的十余年间。这段生活是难忘的。如果没有这一段生活阅历,很难想象我能写出现有这些作品来。”的确,陈忠实50年的农村生活,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奠定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陈忠实是在白鹿原上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贾平凹堪称中国文坛最勤奋,创作上也最富有变化的作家,但是贾平凹对家乡的热爱和长久的注目却是从没有过改变。家乡商州的一草一木给贾平凹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商州柔美的景色和朴实善良的人们,也赋予了贾平凹创作的灵感和诉说的冲动,贾平凹一次次出入于这片他热爱的商州土地,近距离地关照着乡村的细微变化、乡村的有关人物和风情,一点一点讲述着乡村文化中的神秘与灵性:“陕西上两代作家,他们作品之所以优秀,就是深入现实,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气息,这种气息虽然没法定义,但是能感受到,有了这种气息,作品才可能深刻和有趣。”(贾平凹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艺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精神,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真义,在追求艺术理想中实现人生的价值。陕西第四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陈彦,是陕西第三代作家的突出代表,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装台》,写出了一群给舞台装置背景的普通人生活的含辛茹苦,也写出了他们的相互温暖,他们的灵魂和神采。陈彦说:“作为创作者,我深感深入生活,扎根土地、扎根人民的重要。几十年的创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哪一块儿生活琢磨透了、烂熟于心了,在那里下手,必有所成。相反,哪儿热闹往哪儿钻,见别人在那儿秋收满满,立即扑进去手脚并用,往往别人收获的是金子,而自己打捞起来的却是砖头。作家、艺术家要有自己长期深耕的土地,只有像农民参透了他家园的古往今来,才可能深刻认识天象、气候、耕地、人畜的习性与脉动。”

在文学创作中,只有在情感上将人民视为父母、视为姐妹兄弟,视为生死攸关的自家人,精心描写每一个人物,真诚尊重每一个人物,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作品也才能真正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陕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更为丰富和柔韧的陕西地域文化精神,也看到了陕西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不断开拓文学新疆域的努力中的使命担当。 

 

张艳茜,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当代陕西》13期)

链接:https://www.ishaanxi.com/ddsxw/2020013/mobil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