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研究所

成果介绍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 成果介绍
《陝西現藏古籍總目·前言》
发布时间:2021-01-20     作者:吴敏霞   访问量:8823次   分享到:

《陝西現藏古籍總目》是陝西省境内現存漢文古籍的綜合目録,旨在全面反映陝西現存漢文古籍的品種、版本及收藏情況,“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爲科研單位及廣大讀者提供較爲完整準確的資料訊息,對於清理和保護我省所存燦爛的古代文化,對於利用古代文獻開展各項研究工作,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偉大的現實意義。

陝西是歷史文化大省,歷史文化遺存,特别是綫裝古籍存藏量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省的文化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態勢,陝西存藏的古籍在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西部文化强省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近十年來,我們對全省11個地市(區)、部分重點縣(市、區)圖書館、博物館、文管會、檔案館以及相關高等院校、省直機關等收藏單位進行了初步和進一步的調查,總結出我省存藏古籍具有如下特點 :(一)存藏古籍數量較大。據初步統計,我省存藏的古籍大約有6萬種、200萬册。存藏較多的有:陝西省圖書館、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西北大學圖書館、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史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中醫學院圖書館、西安博物院、大荔縣文物局、涇陽縣博物館、 三原縣圖書館等。相對於西北其他地方,我省的古籍存藏量居於西北地方各省之首,而且分布面較廣,涉及單位較多,基本覆蓋了全省各個地市。(二)存藏的古籍種類豐富。從調查情況看,我省存藏的古籍種類比較豐富。從内容上分,既有關於儒家經典的經部, 如《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五經稽疑》等,有關於歷史記載的史部,如《史記》《漢書》《三國志》《唐書》《明史》《資治通鑒》《通典》《三輔黄圖》等,有關於諸子的子部,如《荀子》《孔子家語》《管子》《黄帝素問》《白虎通義》《孫子》《老子》《太平御覽》等,還有收録歷代文人文集的集部,如《杜工部詩集》《昌黎先生文集》《秦漢文》《崇禎宫詞》《御定歷代賦彙》《昭明文選》《雍音》《唐十二家詩》等,亦有彙編類的叢書部,如《説郛》《四庫全書》《青照堂叢書》《關中叢書》《玉函山房輯佚書》《涇陽文獻叢書》《宛委别藏》《漢魏叢書》等。從品質上分,既有孤本、稀見本,如西北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李元陽刻本《十三經注疏》、西安博物院藏清抄本《重廣陳用之學士真本入經論語全解義》、西安博物院藏明抄本《寓簡》、西北大學圖書館藏明刻孤本《史拾》等,也有珍本、善本,如西安博物院藏清康熙刻本《大河志》、陝西省圖書館藏宋元刻本《磧砂藏》、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史處藏清抄本《望古集》等,大多是一般意義上的通行本。 從類型上分,既有抄本、稿本,如西安碑林博物館藏清抄本《金石備考》、西安博物院藏明抄本《皇王大記》、西安碑林博物館藏手稿本《江寧府志柬要》等,也有刻本(木刻本、朝鮮刻本、日本刻本)、印本(活字本、石印本、鉛印本、影印本、彩繪本),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藏清木活字印本《吕晚村先生文集》、西安博物院藏元刻本《新編紅白蜘蛛小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求無不獲齋活字印本《臺灣外記》、陝西省圖書館藏明天啟元年閔氏刻套印本《兵垣四編》、漢中市漢臺區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四年四色套印本《古文淵鑒》、陝西省圖書館藏清雍正内府刻印銅活字本《古今圖書集成》等。從刊刻時代分,既有宋刻本、金刻本,如西安博物院藏金刻本《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西北大學圖書館藏宋刻宋元明遞修本《南齊書》、西安博物院藏宋刻《妙法蓮華經》 等,又有元刻本如西安博物院藏元至正二年刻本《歷代十八史略》、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元至元二十五年刻《史記》、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元刻本《纂圖互注南華真經》、陝西省圖書館藏元建陽刻本《東坡先生詩》等,大多爲明清刻本。從刻本機構分,既有官刻本, 如清武英殿本,又有私刻本,如毛晋汲古閣本,還有坊刻本,如三原正誼書院本。(三) 存藏古籍價值不菲。就全國存藏的古籍而言,陝西存藏的古籍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 史料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始編於1978年,出版於1989年的《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共收録陝西存藏古籍善本895部,其中陝西省圖書館藏 281部,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藏171部,西北大學圖書館藏166部,西安博物院藏152部,西安碑林博物館藏54部,其餘分藏於部分市、縣圖書館、文化館和部分大學、中學圖書館。在陝西所藏895部善本中,有188部屬於海内外孤本書,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四)存藏古籍地域特色明顯。除了一些非常珍貴的宋版、元版古籍外,在陝西現藏古籍中,尤以反映陝西地域特色的古籍 文獻數量多、價值高,如陝西省圖書館存藏明萬曆本《同官縣志》、康熙本《中部縣志》、 乾隆本《富平縣志》等,都屬於僅存的孤本。三原縣圖書館存藏《陝西通志》(明馬理編纂)、《關中金石記》(清乾隆本),都是反映陝西地方特色的古籍。西北大學圖書館存藏的海内外孤本《周雅續》,輯録詩賦1800篇,内容涉及秦隴事極多,對於修纂陝西地方志頗有參考價值。西安博物院藏《雍録》,是現存《雍録》的最早刻本,記述了古代長安地區的宫殿、山水、都邑等,對於研究古長安的歷史和地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另外,其所存藏的《二園學集》,明刻珍本,爲明代陝西三原人温純之文集;《渼陂集》,明刻本,爲明代陝西户縣人王九思文集;《焦逢源先生逆旅集》,清初刻本,爲明代陝西三原人焦源溥文集等,都具有陝西地域特色,對於研究陝西地方歷史,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由於各單位古籍保管情況不一,編目也是各自爲政,使我省珍貴的古籍資源家底不清,不能得到較好的保護和充分的利用。因此,對我省所藏古籍進行大規模摸底清查,對全省古籍進行搶救、搜集、整理、出版、展示,編制《陝西現藏古籍總目》,就成爲一項非常緊迫且具有重大意義的工程。

2005年,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分别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會議,根據我省古籍存藏的基本情況和當前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通過了《陝西省2005至2010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草案,明確提出了未來幾年我省古籍整理出版重大項目——《陝西古籍總目》《陝西碑刻總目提要》《陝西金文集成》。

2006年4月13日,全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規劃領導小組確定,《陝西古籍總目》和《陝西碑刻總目提要》爲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

2006年12月29日,召開了第一次全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會議,就編纂《陝西古籍總目》專門作出安排部署。爲了確保《陝西古籍總目》編纂工作的順利推行,按時完成,省委、省政府特以兩辦的名義,下發了《關於做好 < 陝西古籍總目 > 編纂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動了這項工作的實施。

2007年4月至5月,古籍辦組織專家分别于寶雞、西安、漢中、延安舉辦了四期《陝西古籍總目》編纂業務骨幹培訓班,對全省115個單位、139名業務骨幹進行了業務培訓,有力地推動了《陝西古籍總目》項目的高品質實施。

各地爲編纂《陝西古籍總目》,也先後成立了各地市、各相關單位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指導《陝西古籍總目》的編纂出版工作。

自2010年起,各地區、各單位就本地區或本單位存藏的古籍情況陸續出版了分册以利學術交流。由於此項工作在全國範圍内是陝西首創,故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别是不夠出版分册的地區或單位存藏的古籍亦數量龐大,故此,我們彙集全省各個存藏單位存藏的古籍,特聘請内蒙古圖書舘古籍整理專家何遠景先生,爲本專著做基礎性資料彙集,彙集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陝西圖書舘等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主持編纂,以《陝西現藏古籍總目》爲名予以出版。

編纂《陝西現藏古籍總目》,是摸清我省古籍家底、制定我省古籍整理長期規劃的基礎性工作,是搶救歷史文化遺産、展現我省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重大舉措,也是充分發揮傳統典籍在我省文化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作用的奠基工程,因此,我們有責任做好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有義務將我省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呈現在世人面前, 爲傳承中華文脉,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陝西文化建設做出我們古籍整理人應有的貢獻。爲建設陝西文化强省做出應有的貢獻。

衷心感謝陝西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衷心感謝陝西省古籍保護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各個存藏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各個存藏單位著録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在此更要感謝已故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黄永年先生對此項目立項及進展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已故著名古籍整理專家戴南海先生以高齡不辭辛勞奔赴各地進行版本鑒定,感謝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陝西省古籍保護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賈二强先生全程支持培訓工作和版本鑒定,感謝原内蒙古自治區圖書舘古籍部主任著名古籍整理專家何遠景先生對本項目數子化處理所付出的艱辛勞動,衷心感謝參與這項工作的主編和編輯以及爲這項工作作出貢獻的同仁的辛勤付出。期望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在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産傳承和文化自信自强方面,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吴敏霞 

                                                                                                                           201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