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新农村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07-04-29         来源:信息中心    访问量:6547次  分享到: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回答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特点和方法途径。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在新世纪新阶段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党中央早就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基于这种认识,党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上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和经验也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人均国民收入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城乡矛盾突出,如果不及时加大解决城乡矛盾的力度,必然会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受到影响。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化解城乡发展的矛盾,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顺利推进。

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时代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党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我们党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党的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科学。从指导思想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大难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靠农村自身发展,也要靠国家和全社会的支持,要形成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政策、教育政策、卫生政策、户籍政策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创新。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协调城乡关系,是科学发展观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指导思想。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条件更加成熟。这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时提出的。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条件更加成熟,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更高。过去我们虽然也多次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但由于当时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主要由农村自身发展来推进。现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家的财政收入已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我国的经济实力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能力。正是依据这一客观实际,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原则,这就明确指出了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条件与过去不同,同时也说明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基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实和成熟。

三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更加全面完整。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强调要注重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强调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投资,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覆盖到农村。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能够见到实效的事情抓起。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

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特别是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乡经济收入差距相比,城乡的社会发展差距更大。这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强调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强调加快农村的社会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上就是要大力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这就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消除妨碍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城乡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体制。二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的投入制度,建立城乡之间公平分配公共资源的制度。由于多年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因此要下决心调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机构,将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举措。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作者: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