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宋政府收集古籍的措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浅谈北宋政府收集古籍的措施
发布时间:2008-09-25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4810次  分享到:

  北宋政府为了保存古籍,曾对散佚古籍进行了多方面的收集。

  宋之前的唐代,文化繁荣,藏书丰富,据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序》记载,历代“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再加上当时整理的佛、道经典九千五百卷,计有九万余卷之多。但是,经过“安史之乱”和唐末的战乱,散佚了大部分,只剩下一万八千余卷,到唐昭宗“迁都洛阳,又丧其半”。五代又进入了一个动荡分裂的时期,各政权都无暇收集整理典籍。虽然后来较有作为的周世宗收集了一些散佚典籍,但在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政权的建隆年间,“三馆藏书才数柜,计万三千余卷”。唐代收藏典籍,“编帙散失,幸而存者,百无二三”。可见,当时古籍散佚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面对这种情况,重视“文治”的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集古籍。

  第一,收取被征服政权的图书。宋太祖乾德元年征服荆南,把那里收存的图书,全部搬运到了开封。乾德三年征服后蜀,收取图书一万三千余卷。开宝八年平定江南,在金陵“籍其图书,得二万余卷”,而且有不少精本。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平定北汉,又从太原收取了一些图书。吴
越王钱椒是和平归顺宋政权的,他收藏的图书文物,全部自动送到了东京。   

  第二,向民间求书。从宋太祖乾德四年到宋徽宗宣和四年的150余年中,北宋政府曾多次下诏求书或派专使到地方征集图书。如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下诏说:“诸州士庶家有藏医书者,许送官。愿诣阙者,令乘传,县给衣食。第其卷数,优赐钱帛。及二百卷以上者,与出身。己仕官者,增其秩。”太平兴国九年又下诏说:“三馆以开元四部书目,阅馆中所阙者,具列其名,募中外有以书来上,及三百卷,当议甄录酬奖。余第卷帙之数,等级优赐。不愿送官者,借其本,写毕还之。”这样明确地规定征集什么书籍、奖励献书、赴京城献书给予的方便等等,就广开了献书之路,鼓励了各方人士贡献图书。因此,当时“四方之书,往往间出”,“献图籍于阙下者,不可胜计”,所获颇多。元丰二年,成都进士郭友直父子,一次就献出图书三千七百七十九卷,秘阁所无者,一百零三卷。宣和七年,王阐、张宿二家,献书二千四百一十七卷,馆阁所无者六百五十八部,经过校勘,“多系善本”。还有一些喜藏书的士大夫也根据“借其本,写毕还之”的政策,献出珍本古籍。

  第三,积极访求外国书籍和流传到国外而国内已遗佚的古籍。宋太祖在乾德四年就赏赐沙门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人各钱三万,使他们去“游西域”,访求佛教经典。派遣如此众多的人和花费这么大一笔钱到国外求书,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宋哲宗元祐七年,宋政府还从高丽收集异本典藏。汉代郑玄注的《孝经》和唐越王的《孝经新义》遗佚了,也是从入宋的日本高僧奝然、成算那里找回一部。

  正因为北宋政府对于散佚古籍进行多方面收集,北宋官藏书籍大量增加。由宋初的一万三千余卷,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正副本图书就达八万余卷。后经整理图书,删其重复,得出的数字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英、仁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由此可以看到,北宋时期的古籍征集工作,成绩显著,这为宋代的古籍整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宋代的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 (古籍研究所  秦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