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30年的辉煌成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农村改革30年的辉煌成就
发布时间:2008-11-19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3995次  分享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是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于1983年实现了全省粮食产销平衡,结束了长期吃返销粮的历史。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194.4万吨,油料总产量达44.2万吨,水果总产量1125.0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49倍、7.82倍和33.67倍。二是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我省已初步建成了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优质粮食产业带,渭北旱原优质苹果产业带,关中奶畜、秦川牛产业带,陕南、关中瘦肉型猪产业带,陕北肉羊、白绒山羊产业带等五大产业带。三是农业现化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59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42262台,分别是1978年的4.06倍、2.75倍;全省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940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99家。

  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彻底改观

  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于2000年就达2606.5亿元,是1978年的21.8倍。二是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78年传统农业占74.6%,依据城乡农业、非农产业的增长率计算,2007年传统农业所占比重下降至13.25%以下。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07年底,先后解决了636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2006年农村用电量达到20.64亿千瓦小时。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45元,是1978年的19.89倍,年均增长10.87%;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达242.34元,年均增长率12.12%。二是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农业生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1985年为74.95%,2007年下降至42.09%。2007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达39.1%;转移性收入也使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日益明显。三是农民消费结构不断提升。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到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大于70,降至39,家庭耐用品购置量快速增长;在食品结构中,肉禽蛋奶类的消费不断增加。

(作者:经济研究所 赖作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