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三农焦点大家谈”成功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动态
首场“三农焦点大家谈”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0-01-28      作者:佚名    来源:农村发展研究所    访问量:5910次  分享到:

  1月11日,由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发起的“三农焦点大家谈”首场活动成功举办。我院和省委党校、西安市委党校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富平、潼关、澄城等地的4名大学生村官,就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以及大学生村官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省广播电台、《华商报》等新闻媒体到会采访。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必须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来看待“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城镇化在转移农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人均生产资料占有量和生产经营规模方面的作用。防止将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到那些不宜人居的村落,造成新的浪费。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主体性、能动性,重视农民生产和生活需求,重视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必须加快农村改革步伐,落实地权股份化,建立地权交易平台,通过增加农民自主处置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方式,强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尽快改变长期以来国民经济中投资比例过高消费比例过低、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中城市投资比例过高而农村投资比例过低的问题,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乡村金融体系,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与会大学生村官认为,首先应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强化经济基础;其次是推动乡村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三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特别是因为学习困难而流失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发展主导产业方面,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强行推进。如有些地方强制要求生猪养殖连片推进,既不符合当地黄土高原地貌缺乏大块平地的地理状况,也不符合生猪发病率高不宜过度集中的产业实际。在政绩工程推动下,部分乡镇集中连片建设大棚,但实际利用率却很低。此外,发展主导产业还必须与当地农民的技术水平相适应,超越农民技术水平的种养殖方式,既难以在现实中真正推进,更无法取得应有效益。

  与会者还高度关注大学生村官问题,指出此项制度在我省实施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客观评估这一制度实施绩效、存在问题并尽快完善政策,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关于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问题,与会者指出,作为人才支持乡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大学生村官能够有效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群众需求,较好地发挥了自身技术、信息、观念、社会资本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基层政府和村民的普遍认可。一些优秀大学生村官为了化解村民顾虑,推动主导产业发展,贷款带头创业,有的大学生村官作为技术和管理骨干获得了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股权,有的大学生村官利用网络技术为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则扑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发挥服务农民的作用,帮助农民落实国家相关惠农政策。与会专家指出,大学生村官在服务乡村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人力资源积累,完成了从大学生到能够处理复杂问题的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完成了书本知识向应用技能的转变。与会者认为,虽然大学生村官在乡村发展格局中是辅助性的角色,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时间也较短,但部分村落因引进大学生村官而实现了发展步伐加快的事实,已初步显示出了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积极作用。

  当前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基层单位和政府大量借调,大学生村官不能真正进入农村、服务农村;个别地方村两委会刻意抵制或不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使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大学生村官制度配套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既非农民、村干部,也非公务员,难以享受农民创业的相关支持政策,投资创业;三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协调机构和人员都非专职,往往疏于管理,缺乏规范、引导和培训,部分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四是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远远短于发展主导产业、投资创业的内在周期,任期结束后的出路缺乏制度化安排,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及任期的有限性,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五是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农村发展要求,相当部分大学生村官把这一岗位仅看作过渡性的落脚点,混日子,等待机会谋求别的岗位。与会专家建议,可以从优化选聘机制、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引导支持、提供创业帮助等方面完善这一制度,首批大学生村官任期今年将满,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为有意愿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提供继续服务当地的机会,强化引导和扶持,妥善安置离开农村的大学生村官的出路。特别对优秀大学生村官可以适当延长任期或将其纳入基层公务员序列,充实基层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