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青:使科研成果更好地为陕西发展服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余华青:使科研成果更好地为陕西发展服务
发布时间:2007-09-05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日报    访问量:6316次  分享到:

  正值暑期,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余华青教授又一次放弃出外度假的机会,不顾炎热,抓紧时间完成正在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廉政制度史论》的研究。对余华青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他常说:“我工作起来,从来不知劳累。”

  余华青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又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到省社科院主持工作后,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他积极调整办院思路,确立了“出成果、创精品、育人才”的办院方针,与班子成员和全院科研人员一起,努力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整合科研力量,深化内部改革,在全国地方社科院率先实行了颇具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研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科研效益,带出了一大批人才。

  余华青竭力推动社会科学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他和科研人员结合本省实际,选准课题、力求创新、关注实效,努力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陕西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七八年来,该院科研人员共发表理论文章2000多篇,调研报告400多份,出版专著176部,总计达5500多万字。不少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有1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一些理论观点、战略构想、对策建议被省党代会、省政府工作报告吸收,被省上的“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及重大决策所采纳。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该院每年编纂的《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社会蓝皮书),分别送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已经成为他们参政议政、咨询国事的重要参考;该院不定期将科研人员的重要理论观点、重要对策建议,以《送阅件》的形式摘其要点,呈报省上领导,抄送有关厅局,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该院组织编写的《陕西研究丛书》,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

  在承担大量行政领导工作的同时,余华青还潜心专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的主要科研成果分布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秦汉断代史研究、当代政治理论研究等三个领域。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如《中国宦官制度史》、《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秦汉社会文明》《权术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主编)等。还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以上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尤其是他的《中国宦官制度史》,被列为近50年来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史特别是中国专题制度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著作和理论文章,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富于创新,文字流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价值,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余华青更加深刻感受到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高度信任,由此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所承担的光荣责任。于是,余华青仔细了解周围党员和群众的建议,认真倾听、思索,要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带到大会上去。除此,他还抓紧时间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西部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积极谋划本院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各项准备工作,筹划在建设西部强省过程中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新思路。他说:“我将认真履行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望。”

  简历:余华青,55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主要社会兼职: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科学技术协会顾问、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获省、部级奖多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传略业绩被海内外众多名典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