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陕西经济社会蓝皮书》将于2008年1月陕西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2008陕西经济社会蓝皮书》将于2008年1月陕西省
发布时间:2008-01-09         来源:华商网    访问量:5665次  分享到:

编者按:《2008陕西经济社会蓝皮书》将于2008年1月陕西省“两会”前正式出版。蓝皮书中的《陕西改善民生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指出,陕西在改善民生方面,教育发展比较快,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形成,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体系开始建立。与此同时,在收入差别、就业供需矛盾、住房问题、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目前,陕西面向全社会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规模偏小,并且价格与商品房价格差异较小;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租赁房源不足。大量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未得到有效改善,部分最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较差。陕西超过50%的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比较突出。
  虽然陕西房价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近几年房子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一般工薪阶层也只能“望房兴叹”。而那些贷款购房者,近四成人月供占到了家庭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超过了家庭负债的警戒线。


  2006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1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82元,居全国第24位,在西部十二省区中仅比贵州高100多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差金额从2001年的3964元上升至2006年的7008元。
  全省区域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在职工平均工资方面,2006年,西安与商洛相差88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方面,榆林与杨凌相差49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杨凌与商洛相差2200元。


  “十一五”期间,陕西将迎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低生育水平存在反弹的可能,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逐年攀升,这会造成未来婚姻年龄段男性人口过多,形成婚姻挤压,直接扰乱既有的婚姻秩序,破坏社会性别总平衡,造成婚姻家庭结构、消费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失衡,导致买卖婚姻等犯罪行为的增加,给未来社会留下严重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陕西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抚养老人和小孩的负担减轻,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但10年后,陕西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劳动力资源也会日益短缺。


  陕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有所降低,和陕西高等院校一些经几十年积累形成的教育品牌、专业特色在全国的影响日渐式微有很大关系,呼吁我省部分高校拆分和复名。
  上世纪末高校“并校”热、“改名”风,使陕西原有的地质、矿产、冶金、纺织、轻工、建筑、机械、公路、以及财经、医学等颇具影响、特色鲜明的“学院”全变成了“科技”、“工程”大学,招生时考生和家长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改名后学校每年招生广告还得注明“原××学院”,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软资源白白流失。与此同时,高等院校普遍追求“大而全”,试图培养出“万金油”式毕业生,结果适得其反。


  《2007年西安公众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西安市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
  调查结果显示,15.8%的市民认为自己“很幸福”,38.2%的市民认为自己“比较幸福”。西安市民很重视亲情的培养和维系,其次是“人际关系”和“精神、心理状态”,这是市民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市民对“经济收入”、“医疗卫生”、“实现个人价值”满意度评价较低,大多选择感到“一般”。由此看来,提高“经济收入”和完善“医疗卫生”工作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