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动员机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构建多元动员机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
发布时间:2008-06-25         来源:社会研究所    访问量:5071次  分享到:


  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各类资源不再由国家全部垄断,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流入市场。仍然被国家控制的那部分资源渗透了巨大的政治因素;而游离在市场里的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种背景下的社会动员在具有相当的政府背景的同时,在操作层面又渗透着浓重的民间性质,这就决定了社会动员与实施工作必须是同时面向体制内外,既要充分利用组织化动员,即利用政治体制的力量去动员国家垄断的那部分资源;又要发挥市场化动员的特定功能,即面向市场和社会对自由流动的资源进行动员,达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预定的动员目标。  

  灾后的重建与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在灾后一定的时期内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但从长远来看,不能全部由政府包办代替,政府的强制力量只是一个临时的办法,因而社会动员的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发生转变。尤其当居民的社会意识开始成型,社会有了自我恢复的能力,就要更加充分动员和利用这种力量。在前期阶段,由于救灾处在紧急状态,需要政府发挥主要作用,民间听从政府的指挥;但是到了重建阶段,动员和发挥民间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具持续性。 

  有效应对危机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在战胜灾害的斗争中,政府是主导力量,社会组织与广大民众则是主体力量,而社会动员则是使这两支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的桥梁与纽带。政府的努力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与配合,就很难达到目标。面对重大危机,在政府及时做出快速反应的基础上,每一个社会成员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相信政府、支持政府、配合政府开展应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形成巨大的抗击危机的合力,由此增加战胜危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面对灾难,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行动起来,帮助灾难中的受害者。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因此,人的社会化程度要与社会责任同步。一国之内,一处受灾,举国不安。当灾区群众生存权利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人人都应当对他们的生存负责,帮助他们起死回生,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好一些。当社会动员机制由行政动员机制向社会自身的动员机制的变化时,将会使社会动员形成一种合力机制,发挥出更大、更持续的效率。 

(作者:社会研究所 牛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