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智者无疆 ——评肖云儒《不散居文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刘宁:智者无疆 ——评肖云儒《不散居文存》
发布时间:2020-06-01      作者:刘宁    来源:《陕西日报》    访问量:8577次  分享到:

《不散居文存》是肖云儒先生一个甲子以来文化论文的部分精选,内容之丰赡,思想之睿智,文辞之精当,都让我们深深体味到智者无疆、行者识广的无穷魅力。云儒先生60余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声,在我们这一代文艺研究者心中,他是时代文艺敏锐的记录员,是中国文化自觉的建构者,是诗情与哲智相融的思考者。 

一  《不散居文存》虽然只是先生文论的部分精选,却是一部可视作当代中国文艺和文化发展缩影的著作,折射出作者一生与中国文艺、中国文化共命运的人生遭际。  

1961年,20多岁的肖云儒以《形散神不散》一文在文坛崭露头角。1988年,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西部文学论》,开启了“西部文学和西部文化”这一重大学术研究领域。在这面旗帜下集结了一批优秀的当代中国学者,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六卷本“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丛书”,成果丰赡。  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时尚思潮风起云涌之际,肖云儒却将目光投向中国西部。他视西部文明为世界文化版图上多维交汇的一个典型,按照大自然——人类社会——个体人——人的文化心理这四个层次,由表入里,提炼出西部文艺的基本特征和西部独有的文学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北的风景线、民俗图、伦理谱、宗教观,等等。  

那时候的肖云儒已经深深体味到“西部自然和社会生活荒凉的历史感、浓郁的诗意和色彩感,辽阔大自然的天籁和融解在各兄弟民族生活中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所构成的音诗、音画、节奏和旋律感,等等,使西部小说在融诗于文、融乐于文方面显出了自己的独特”。同时,他在《南风扑面》等文中,又以风起云涌的南方和东部作比照,指出西部文化不但是中华文化稳态结构中的重要一翼,而且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云儒老师创建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新文化空间——“中国西部”,从此,有关西部文化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三四十年前,他对西部中国的这些认知,无疑是先发于人的。及至20世纪90年代,他继续写下了《文化的混交林带和次生林带》《佛教和中国民俗民艺》《被拷问的中国人文精神》《从大生命系统看人文精神》等文章,从西部视角出发,对整个中国文化作了独自的思考。  

云儒老师的文艺评论经历了我们国家走过的大部分路程,从《不散居文存》中可以管窥60年来中国文艺的方方面面,可以将60年来中国文艺思想发展、论战的状况一览无余。云儒老师不愧是新时期文化冲锋在前的战士,是活跃在西部文坛的中坚之一。  

二  近年来,云儒老师在多年研究西部文化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2014年以来,他以古稀之年,对丝路进行了大面积的、深入的田野考察,连续3次参加“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乘汽车跑了5万公里,再辅之以铁路、飞机和海轮的多次奔波,先后到达5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他被授予“丝绸之路文化宣传大使”的称号,真是实至名归!  笔者有幸与先生有过一次丝路上的同行,在漫长的行程中,70多岁的云儒老师少有倦色,每天和年轻人一样乘车赶路。大家在车上休息、聊天之际,他已经在手机上写开了文章,精力之充沛、文笔之迅捷令人赞叹。古稀人生有如此经历,夕阳生命有如此光彩,着实是我辈的榜样。  

唯有亲身经历方可体会丝路的真貌。云儒老师说的“丝路很热乎,丝路人很热情,丝路经济正在热销”“走出国门世界小,千年丝路情未了”,无一不是感同身受的结晶。回想他在《中国古典绿色文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母题和人格模型》等文章中对农耕与游牧、历史与当代、世界与中国等各种文化力量相互推演的动态关系的论述,那种海纳百川的气势,无不来源于他广博丰赡的知识,踏破青山写人生的积累。  先生从古丝路到当代“一带一路”,开掘了从中华古文明中积淀生长、转型升华而出的当代中国新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给世界提供的中国话语、中国读本。  

三  阅读《不散居文存》,你会强烈感受到云儒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谙熟。他深知中国文化在灵感触发、意象传输、整体感悟、模糊表述这四个方面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核心特质,并将其凝练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表达。他常常以思辨性的智言和美文,充满热情地礼赞传统文化一旦激活会如何焕发出焕然一新的魅力,新文明一旦发生又会怎样滋生出蓬勃的力量。他常常从比较文化坐标上,展现一个正在转型的中国、一种正在蝶变的中国文化。  

云儒老师的文化研究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他将中国文化置于地域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文化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来完成文化流脉在时间上的传承与创造。这是观照中国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思路,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文化整体性与区域性之间的深层联系。  

展开理论思考的同时,云儒先生还通过国内外的讲座、中外专家的对话,以及剖析中国书艺和其他国学国艺内在的文化意蕴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层对话。他是一个很会讲中国故事的人,一个善于向国内外读者生动传播中国文化、展示当代中国新文明的人。  

云儒先生对文学、艺术、历史、宗教、民俗和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一些中西方文论的重要观点,常常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多年记者生涯练就的敏锐眼光,60年文化论述的学理修养,构成了他个性化的文艺批评模式。他总是在辩证思维、矩阵思维中展开自己的文化评论,喜欢使用“两极震荡、多维互渗”“相斥相融”“反向趋近”等语词来表述论断。有时候更会采取多维视角,立体地观照论述对象。这使他的评论呈现一种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辨结构。这种多维辐射的思想光彩、深入浅出的理性表达,让人在平易近人中感受到一种睿智思想的强烈冲击。他是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文本细读与文化分析结合得非常好的人。与媒体派评论比较,他的评论充满了深厚的理性分析;与学院派批评对比,他又多了几分活泼、灵气。云儒先生一直在为积极推动学术大众化的发展尽力。  一个民族需要有人仰望星空,需要有一批专业学人来构造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共识。在这群不惮前行者的队伍中,云儒老师无疑是有开创性的一位。  

四  《不散居文存》由陕西省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主持出版,并收进了展示我省多位文史宿耆如张岂之、石兴邦、黄留珠诸公学术成果的“崇文丛书”,分量之重毋庸置疑。这部著作堪称是云儒先生80年人生精华的一个浓缩,是他每一种生活新倾向的记录,也是他融学院派文艺研究与媒体派文艺批评的优长而结出的硕果。他总是全力以赴去面对人生,总是带给我们一种历久弥新的生命情绪。这种情绪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肯定,是在不断的生命演进中,让自己的生活内容愈益丰富、境界愈益扩大、人生愈益有价值的鲜活过程。  这才是:智者无疆,思如奔涌之泉;行者不羁,文似绚烂之花。


刘宁,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陕西日报》5月30日6版读书)

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005/30/content_72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