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事迹展播(七)——扎实推进瓦铺脱贫振兴的杨建斌和姜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
“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事迹展播(七)——扎实推进瓦铺脱贫振兴的杨建斌和姜涛
发布时间:2020-08-31      作者:马燕云       访问量:8128次  分享到:

杨建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宣传信息中心干部。2019年4月至今,担任瓦铺村扶贫工作队员。

姜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年4月至今,担任瓦铺村扶贫工作队员。

1.jpg

杨建斌(左)、姜涛

2019年4月22日,杨建斌和姜涛来到安康市茨沟镇瓦铺村,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王保国、王宝坤交接工作。在近一年半的驻村工作中,杨建斌和姜涛携手深入一线、耐住性子干事,用细察民心民意的暖心认真填写助力瓦铺村扶贫致富的答卷,更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架起从社科研究到田间地头的脱贫振兴之桥。

深入贫困农户,用心办好实事。杨建斌曾当过兵,他深深懂得保家卫国是人民子弟兵的义务和责任。来到瓦铺村,进入新的“战场”,经过多次入户走访,贫困户的生活窘境深深触动着杨建斌,他时常提醒自己:我永远都是一名人民的子弟兵,要全心全意、尽我所能地改善瓦铺村群众的生活境况,有一分热就要发出一分光!

2.jpg

瓦铺村的留守儿童比较多,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总是让人心疼。在杨建斌驻地隔壁的邻居家,有个名叫王业海的留守男孩,很是调皮。每天放学后,王业海总是贪玩耍闹,却不着急写作业,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杨建斌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每天扶贫工作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监督帮助王业海抓紧时间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杨建斌总是耐心辅导他、积极鼓励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王业海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成绩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3.jpg

瓦铺村地远偏僻,村内没有理发室,而从瓦铺村位置最远的第15组到茨沟镇相距足足11公里。村里的老年人如果需要理发,只能选择在赶集日这天走到镇上去理发。理发,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成为困扰村里老年人生活的大事。一到瓦铺村,细心的杨建斌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返回西安的家中,带回了自己平日里热心帮助别人理发的工具,并随身携带着。无论走到村里的哪个角落,只要群众有需要,杨建斌就是那个积极阳光、随叫随到的瓦铺村专职理发师。

真诚服务群众,分户施策脱贫。在建档立卡的分派帮扶贫困户中,姜涛负责的有10户。为更好摸清贫困户的家底,找准致贫原因,姜涛采取了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入户核查等多种方式,并通过瓦铺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方扶贫力量的携手合作,他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结合省社科院平台优势,分户施策,对症下药,释疑解惑帮扶对象,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提高了群众对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4.jpg

十三五易地扶贫帮扶对象里,涉及易地集中或分散扶贫搬迁的有2户群众。由于对国家一房一宅政策不理解,以及家中困难较大,他们一直不太配合村里旧房腾退的工作,姜涛多次入户与这两户群众促膝谈心、宣传政策,下真功、出实招,通过真诚沟通,分户施策,保证了腾退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力争实现清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jpg

村民唐章芝,家住花谷坪,老伴去世得早,孩子常年在外打工,2018年摔跤致使脚腕骨折,身体一直恢复得不好。了解到这些实际困难,姜涛抓紧时间前往西安买药并匆匆返回瓦铺村,第一时间将药送到了山上唐章芝的家中,并定期看望。不久,唐章芝逐渐恢复健康,投入到了正常的农业生产中。

村民李本根是五保困难户,年龄大、有智障,且听力不好,帮扶难度比较大。姜涛便定期到其家中,帮助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及时解决了李本根的生活困难。出于对李本根生活的长远考虑,姜涛又积极与李本根弟弟李本兴沟通,做通思想工作,安排李本根入住敬老院。

村民曹学兵,年老体病,女儿外嫁,家中只有他一人,且收入不高,经济非常困难。2019年,针对曹学兵经济被长年拖欠的问题,姜涛出谋划策,积极协调,顺利解决了拖欠问题。2020年,姜涛又多方联系、解读政策,使曹学兵获得了低保资格。

村民唐国峰是养殖户,2019年以来,随猪肉价格见底回升,姜涛鼓励、支持他抓住时机,扩大母猪投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2019年底,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唐国峰实现了盈利致富。2020年,姜涛继续鼓励他扩大猪圈规模,提质升级,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靠拢,使唐国峰的生猪养殖业再上新台阶。

2019年底,姜涛帮扶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摘帽。姜涛说:“在陕南,我也有了10个新家啊。”

调研田间地头,助阵瓦铺振兴之路。在驻村开展帮扶脱贫中,杨建斌和姜涛充分发挥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专长,走遍田间地头,深挖历史过往,发现了一些有关瓦铺村脱贫振兴道路上可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产城一体化,解决农民两头跑问题;如何吸引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和聚集,解决农村人才稀缺问题;如何解决精准识别过程中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对立问题;如何解决农民文化思想意识问题;如何解决基层领域政治生态问题,等等。姜涛说:“有些问题早已存在,有些矛盾刚刚浮出水面、快速突变,虽然暂时没有解决问题的良策和妙招,但我们必须秉承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潜心钻研,为解决问题和矛盾积累有力条件。”

2019年底,瓦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7元,贫困发生率降至历史上最低的1.06%,低于国家3%的贫困线标准,实现了整村脱贫。与2018年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0%以上,实现稳定增收,所在单位帮扶责任书落实到位。

2020年,为促进瓦铺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清酒、香菇生产的蓬勃发展,村里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在2019年8万棒的基础上,发展香菇15万棒,预计带动贫困户75户311人进园务工,瓦铺清酒厂预计8月底交付投产。

瓦铺村交通建设发展滞后,路面窄、路况差,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为方便村民出行,配合酒厂建设和生产运输的顺利进行,也为未来瓦铺村发展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杨建斌和姜涛积极协助瓦铺村解决交通落后问题。经过前期招标、设计和拆迁,以及道路拓宽改造和施工阶段,从村委会以下至茨口村共计4.2公里,设计标准为高标水泥路,净路面从3.5米加宽到5米,增设防护栏、排水沟和汇车道。同时,村里还与农户签订优惠的甜杆订单式保护合同,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免费给农户提供种子,给农民吃放心丸。村里签种植合同的土地达200多亩,受益涉及76户300余人,为实现瓦铺村的农村产业振兴创造了积极条件。

脱贫攻坚,任务紧迫。在驻村扶贫日志中,姜涛这样写道:“2020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为履行陕西地方核心智库的职责,科研人员要有地方区域问题导向和群众意识,坚定不移用脚步丈量土地,把科研书写在田间地头,把好扶贫攻坚的命门,找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为农民兄弟当好脱贫致富路上的智多星和引路人,为瓦铺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