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黄河渠水盈 天下粮仓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刘宁:黄河渠水盈 天下粮仓满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紫荆网    访问量:12498次  分享到:

黄河上最动人心弦的是治河和水利工程,蕴含着最能彰显大国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黄河故事。所谓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水利是农业命脉,农业是国之根本。在中国这个以农为之本的国度里,黄河灌溉五谷、承载航运、哺育人民、孕育文明。为此,笔者特意探访黄河上那些拥有千年引黄灌溉史的古灌区和古渠,因为每一个千年古灌区都是一座中华大粮仓,每一条黄河古渠都有一则关于中华农耕文明的故事传扬。

青铜古渠:孕育塞北江南

秋日的阳光照在宁夏平原这片回汉杂居的土地上,黄河岸边紫、粉、红、白色的格桑花竞相开放,散发着泥土芳香,弥漫着高原气息。 “青铜峡”三个字镌刻在贺兰山的青石崖上,夕阳将其点染成迷人的古铜色,从而赋予这段黄河大峡谷一个美丽又深邃的名字——青铜峡。

青铜峡是黄河上拥有两千余年灌溉史的古灌溉区之一,即是陈列在黄河岸边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传说大禹治水乘皮革,就是今人在黄河上漂流,乘着羊皮筏子来到这里,用神斧劈山才有青铜峡。夏商周时期,北方的戎、羌、匈奴等少数民族依托黄河两岸丰美的水草驰骋纵横、繁衍生息。到秦灭六国后,宁夏才筑垻引水开启引黄灌溉先河,此后两千余年来青铜峡水利建设从未停息。秦渠、汉延渠、唐徕渠,元代郭守敬疏通旧渠,明时王珣开渠,清时新开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宁夏黄河古灌区历史超过百年的14条古渠中,青铜峡就有12条。今天,在青铜峡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引水渠、排水渠,沟渠纵横,乡镇多以渠、沟、桥、闸、垻、滩为名,村庄和农场交替出现。

黄河在宁夏境内水流和缓,河面稍低于地面,直接在河上开个口子,黄河水就会顺着沟渠源源不断地流进万顷土地里。引黄灌溉前这里的土壤是盐堿地,灌溉后,丰饶的黄河水将其滋养成肥沃的稻田和果园。康熙皇帝远征葛尔丹三次经过宁夏,对进献的稻米赞不绝口。更神奇的是,宁夏人民利用黄河水灌溉种植硒砂瓜,汁多瓜甜。七八月间,黄河岸边的硒砂瓜熟了,滚圆的翠皮硒砂瓜躺在田里。十月到了枸杞收获季节,从青铜峡到中卫、银川一路上到处都是带着五颜六色头巾的回族妇女携筐卖枸杞的景观。年轻的女孩子带着艳丽的头巾,眉眼间顾盼生情,年长者带着深且庄重的头巾,等待顾客光顾。唐代诗人韦蟾在其《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里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这首诗成为人们赞美宁夏最好的诗篇,形象真切地描绘出塞北美景与军事要塞相结合的奇丽景观。

历代统治者在边塞屯田,关塞构成中国西北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建立王朝之间的疆界,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生存空间争夺的冲突中的表征。引黄灌溉将塞上变成江南,那是文人笔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迷人景象,是杏花春雨、油纸伞和宣纸的温婉;是丝竹、稻米与舟船的呢喃。塞北本与铁马秋风相连,却在引黄灌溉中成为“三月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民”的美好生活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垻引水历史,开启了青铜峡黄河灌溉历史新篇章。宁夏中部的扬黄灌区实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梦想,巨大的扬水管将黄河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再通过多级泵站和人工水渠灌溉了宁夏170万亩干涸的土地,其中120万亩农田,枸杞、硒砂瓜等其他农作物68万亩,110万宁夏山区的回族同胞喝上放心水。这“江南”已经从银川延至固原,好一派江南好风光!

郑国渠与泾惠渠:润泽八百里秦川

公元前246年,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水工走进秦国,向秦王嬴政献了一条计策,那便是劝说秦国修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其实郑国原本的意图是以此消耗秦国国力,但“虎视而雄哉”的秦王嬴政采纳了这条建议。经过十年时间,秦国在关中平原上修建起一条长达300多里,灌溉面积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的超大型农田灌溉渠道。从此,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五谷丰登,成为大秦帝国一座充盈的大粮仓。为纪念水工郑国,这条渠被后人命名为“郑国渠”。秦之后,郑国渠屡废屡修,几易渠名,可经久不辍,汉代为白公渠,唐代为三白渠,宋朝为丰利渠,元代为王御史渠,明时为广惠渠。两千多年来关中人民引泾灌溉造就了“陆海之国”,真如汉代民谣里所歌:“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两千多年后,1909年一位关中青年由陕西西潼铁路局派遣远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留学,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回国在西安创立西北最早的现代新式学堂三秦公学。 1913年他再次赴德国,进入进丹泽工业大学专攻水利专业,1915年学成归国,参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办工作,1917年至1922年任教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2年下半年回到陕西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任渭北水利工程局工程师,开始在关中筹办水利,进行引泾灌溉工程。这位青年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水利学家李仪祉。

而就在李仪祉准备在关中重修水利之际,关中水利已经失修九百多年,在此期间,关中早已从汉唐国都沦为西部落后的内陆省份,水利九百年不修是导致陕西关中落后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更令人痛心的是,1929年,也就是陕西关中人称的“民国十八年年馑”的一年,关中饥馑荒旱之灾遍布全省,霜、雹、风、蝗、瘟、疠之疫层出不穷,兵匪交困愈演愈烈,尤以关内、陕南为最。灾荒瘟疫造成千村万户皆为丘墟,万里膏原多成赤地,饿殍载道,谷磬粮绝,乃致树皮草根剥食殆尽,拆房毁栋难求一饱,卖妻鬻子、死别生离之惨状,无可形容。

李仪祉受命于危难之际,负责修建“关中八惠”,泾惠渠是八惠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他用两年时间勘探,借助历史上引泾灌溉经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1930年12月7日泾惠渠开工,1932年6月20日建成通水,到1935年关中平原上已有两年的好收成,老百姓有了粮食吃,有了新衣穿,重新回归家园。主政陕西的杨虎城将军盛赞:“洛渭继起,八惠待兴,资始于泾。秦人望之,而今始遂。年书大有,麦结两穗。忆昔秦人,谋食四方。今各归里,邑无流亡。”今天,在陕西泾阳县泾惠渠渠首保留了自秦以来历代引泾灌溉的遗址和碑刻,这些碑文记载了历代引泾灌溉工程的变迁兴衰过程,反映了历代关中人民治水的伟大壮举,从郑国到李仪祉,中国水利事业经历了从古代中国的第一渠到现代中国的第一个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黄河养育的中华文明绵延永庚。

李仪祉在他年仅56岁的生命里,还筹备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划黄河治本治标工程,兼筹办渭惠渠工程,参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工作,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室。他编写中国最早的水利现代教科书,着有《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黄河水文之研究》等著作,规划并实施对黄河水文的现代测量,提出黄河上中下游统一治理的方略,并首次提出将治黄重点放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论述,这是中国最早运用系统思维的方式进行生态治沙、治水的鸿鹄大论。

今天,在关中平原上到处都能看到李仪祉修建的“关中八惠”留下的沟渠。关中老百姓享用着李仪祉带给他们的福祉,在古老的土地上不仅辛勤耕作,而且开拓创新。每年春天,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开满八百里秦川,及至秋天,那富平的柿子、礼泉的苹果、户县的猕猴桃和葡萄成为全国人民食用的佳果。关中不仅是中国大粮仓,而且成为一座国民大果园!

黄河漕运:南粮北运仓鼎足

河流宛如灵巧的手臂将四周连绵的山脉拥抱在自己怀里。在伊洛河大地,漕运是枢纽,通过水路向国都输送物资,其中最重要的是粮食。唐之前的黄河流域,渭河、黄河漕运航道就像一条巨大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把关东各地的物资运送到国都长安,从而孕育出绚烂多彩的汉唐文化。如果说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浇灌出关中平原,那么沿着伊洛河畔,黄河为中国打开更为辽阔的天地,中华文明的婴孩在伊洛河的怀抱里牙牙学语,五都汇洛、河图洛书给予黄河母亲更加绚烂的美丽。

洛阳,这座面积不过数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却拥有上下三千年的九朝古都(也有十八朝一说)的美誉。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穿城而过的洛河就是一段活着的运河——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渠首就在这里。如今在洛阳城外还有隋时修建的回洛仓,即在今天瀍河乡小李村、马坡村西一带。隋亡后不久便被废弃了。含嘉仓是唐朝的国家粮仓,仓址设在隋唐洛阳城东城之北。 1969年,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掘开位于洛阳老城区北侧的含嘉仓遗迹的表层泥土时,心里依然认为这是一组西周墓,直到发现铭文砖他们才喜悦地惊叹道:此乃史书中大书特书之含嘉仓也!一座国家大粮仓面世,意味着粮食是国家之根本,中原古来是中国的重要农耕所在地。含嘉仓初建于隋,沿用至唐宋,东西长600余米,南北宽700余米,面积45万平方米,仓城内东西成行,密集排列粮窖400多个,每个粮窖可存放粮食50万斤,在满负荷状态下,含嘉仓可存粮2亿斤。真是一座浩大丰盈的国家大粮仓啊!

隋唐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边防重镇也在北方,但是到唐时,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且在全国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向南方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了,于是在黄淮海平原上修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显得非常迫切。隋炀帝即位后,将政治中心从大兴(长安)移至洛阳,修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成为当时之要务。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百余万人开通济渠。通济渠将洛水与淮河相连,再由邗沟连接淮河和江都(今扬州)附近的长江,使得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能够从东部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运向人口拥挤的关中京畿。大运河的最后一段为永济渠,起于洛阳附近的洛水、黄河交汇处,向东北流向今北京近郊。大运河各段中唯有永济渠有重要的新开凿渠道。它把中国东北部地区与中原连接起来,再和南方连通。大运河因此连接中国几乎每个区域,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千轴万艘,交贸往还。那时节,洛河里千帆相竞、百舸争流,洛阳这座城市如繁花似锦绣。

丰图义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境内,建成于1885年,是一座保存完整、至今仍在储粮的清代粮仓,现存中央储量5000吨。

伊、洛、瀍、涧水滋养了河洛平原,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在洛阳开始了它的航程。好几个春日,笔者乘坐高铁从西安来到洛阳,寻找昔日大唐粮仓。夜里,自己也像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本地市民一样,到洛阳老城丽景门里散步,老街巷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头戴牡丹花的女子们好似一朵朵活动牡丹。所谓民以食为天,洛阳的美食洛阳水席、不翻汤让人垂涎,杏花村酒楼前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待品尝。不禁想起古人几句诗来:“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此时此刻,笔者也情不自禁地吟唱:黄河万古不息,中华国泰民安,文明源远流长。


刘宁,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0年9月号)

链接:http://4g.zijing.org/?app=article&controller=article&action=show&contentid=83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