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郭兴全研究员学术观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郭兴全研究员学术观点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7652次  分享到:

2020-11-02    《中国社会科学报》

潮平岸阔催人进 风正扬帆正当时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今,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阔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人类历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更是认识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源于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钟瑛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规律性呈现,是走向更高发展境界的必然历史过程。

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引领伟大时代。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认为,不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现实写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的。

过去5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征,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先导,发展实践由发展理念引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基于对新常态下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论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剖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回答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持的原则和要求,部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和举措,是“怎么看”和“怎么干”的有机统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这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

带领全体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兴全表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体制机制上得以强化,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时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作为着力点,带领全体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振磊表示,“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沉着、保持定力,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破解了制约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任务举措,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控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个个国家重大战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各大区域板块良性互动;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高水平开放联通国内、国外市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起锚远航……“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的主基调,稳住了基本面,筑牢了基本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新发展格局

贫困问题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突出短板。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承伟表示,2015年底,我国还有543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5年来,累计有290多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当前,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国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魏传光认为,“十三五”期间,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构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减贫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十三五”时期,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中美经贸摩擦加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任保平认为,过去5年,无论是迎接外部环境变化的动荡,还是应对国内发展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带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完成好这一重要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内化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防范风险挑战,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