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晓宏:错位发展 互利共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司晓宏:错位发展 互利共赢
发布时间:2020-11-09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5446次  分享到:

从第一家毛绒玩具企业投产,到第一只毛绒玩具诞生,再到实现产值过十亿,冠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的陕西省安康市,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让这项自东部转移而来的产业在巴山深处有了第二故乡。如雨后春笋般的300多家新社区工厂,不仅吸纳了当地近万名农民就业,同时也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成功实施,以及安康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实地察看时高度肯定了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在苏陕协作中真情培育的安康市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东西部协作扶贫的新内涵,也蹚出了西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落户,是常州安康两市实现全方位协作、互融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并由此构建起了东西协作、多方联动的大扶贫格局。

安康立足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四区”叠加的市情,探索出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新路。近些年来,安康关停了数以百计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形成了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方式,始终让“安康绿”成为家园底色和城市名片。

苏陕协作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其核心要义是将东部的市场订单、创意设计与安康市的新社区工厂、劳动力资源有效对接和整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对秉持生态优先发展观的安康而言,毛绒玩具“产业链条长、污染耗能低、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鲜明特征,高度契合当地开放兴市和绿色循环的发展方向,为解决大量搬迁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找到了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载体与破解路径。“社区有厂,楼下有岗”的现实图景,在赋予安康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也使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变工人成为现实。

溯源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在安康的发展历程,除了苏陕两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和实施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产业落地的那一刻起,安康就全力以赴、倾其所能,为产业成长壮大提供了最坚实的保证。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并形成了由主要领导挂帅指挥、数十个部门一把手参与的工作专班,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周期的运作和服务。同时将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脱贫攻坚大盘子,进行重点研究部署,从而避免了产业转移后“水土不服”和“发育不良”现象的出现。这种高效有序的援企纾困服务对接,让来自东部的产业主体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也让外来投资者打消了种种顾虑,安心置产兴业。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在安康的成功落地和发展壮大,不仅仅体现的是苏陕人民、东西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是强化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一次成功实践。

实践表明,以产业转移与抱团发展为核心的苏陕协作,形成了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生动局面。它是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的产物,通过将西部贫困地区以往传统的单向输出就业模式转变为引进产业、培育企业,继而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双向流动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就业安置问题,而且真正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巩固脱贫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司晓宏,院党组书记、院长

(原文刊登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6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