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王建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0-12-25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7475次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贯彻全会精神,就要从陕西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壮大富民产业为着力点,系统谋划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激活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陕西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基础。

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现代化,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依靠科技强产业。质量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特色农业大省,陕西苹果、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奶山羊的养殖数量稳居全国第一,酥梨、茶叶、红枣、板栗、石榴、杜仲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但总体来看,单产偏低、单价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必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体系,加快推广良种优苗和先进管护技术,优化用肥用药和饲料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抵御农业自然风险、生物风险,推动农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单产提高,从产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特色化产业振兴道路。

面向市场转方式。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挖掘和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积极发展生物产业、农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形成市场细分、订单引领、渠道通畅、生产高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借助“互联网+”挖掘特色农产品潜在市场价值,对特色农产品的分拣、分级、冷藏、冷链、包装、加工、销售等后端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跨界配置现代产业要素资源,促进农村三次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实现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全村民受益的目标。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片一特”,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旅补农、以文补农,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业产品、拓展农业市场、提升农业效益,走出一条需求导向、全产业链提升的市场化产业振兴道路。

推进要素配置方式现代化,着力强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土地、资金、人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制度瓶颈,充分调动干部谋事创新、企业投资兴业、群众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形成城乡一体,要素充分向农业农村领域涌流的良好环境,是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推动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特别是要放活经营权,推动土地有序流转,让新型经营主体获得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让农民获得稳定增长的土地收益。深入推动“三块地”改革。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征收程序,切实维护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权利和生计;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建立农民直接参与建设用地开发的机制;维护和规范农民的宅基地和住房财产权。

稳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把资产所有权明确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经营性资产收益权量化到集体的每个成员;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提高资产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和资产。

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服务“三农”发展,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重点产业领域,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用足金融工具,支持县域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用好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应收账款抵押等金融工具融资,切实解决好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问题。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优化乡村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进入基层组织和集体经营组织,健全城乡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干部和创新创业,引导各类智力服务机构聚焦农村、服务农村。设立特殊人才岗位和人才计划,加强对重点岗位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发挥科技特派员引领作用,引导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推动产业发展主体的现代化,着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坚持脱贫攻坚中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探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做法,夯实责任,完善机制,有效整合力量,优化配置资源, 形成扶贫产业提升、帮扶主体转型、帮扶渠道畅通的良好局面。

积极主攻区域特色脱贫致富产业,推动扶贫产业转型为致富产业。把特色化作为主攻方向,选择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强化科技要素、创意要素,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长线产业和稳定增收致富的收入来源。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帮扶主体转型为带农增收致富主体。以农民特别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参与共享作为支持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前提条件,加大创业补贴、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政策支持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提高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农能力和带农覆盖面,让农户真正嵌入到产业发展中,让农户成为更大的受益者。

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帮扶渠道转型为农产品销售通道。采取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开展专项对接等方式,衔接好产品与市场之间关系,畅通供需信息流通渠道,发展订单农业,推动特色农畜产品出村进城,打通致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价值链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做好异地扶贫搬迁 “后半篇”文章,推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确保稳定增收,创造劳动密集型岗位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完善帮扶政策体系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覆盖面,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使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

推动产业发展环境的现代化,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化乡村对人才和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合理规划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县城的县域中心功能和乡镇服务农民中心功能,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新型村庄。

强化乡村对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承载力。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形成乡村与城市交通快捷连通、信息有效互通、要素双向流通、功能相互配套的新格局,把村庄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人居空间。

强化乡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能力和开发能力。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民风民俗民歌民谣和特色餐饮等资源活化,深度转化为产业振兴的产品资源、乡风文明的文化资源,拓展精品民宿、特色田园、养老康养等新型功能空间,把现代文明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现代设施与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把服务农民与提升乡村结合起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产村相谐的新乡村空间。


王建康,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西部网2020年12月9日专家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