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部网分别就十四运、 城市主题景区话题采访张燕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央广网、西部网分别就十四运、 城市主题景区话题采访张燕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1-06-16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12973次  分享到:

央广网 2021-06-15

【备战十四运会】智能化场馆以科技创新提升观众观赛体验

2020年3月,一趟中欧班列“长安号”从意大利阿尔巴镇启程,历时20天,跨越1.2万公里,搭载着8个特殊的集装箱回到西安,集装箱里装满了即将在西安奥体中心使用的橡胶跑道原料。西安奥体中心1.2万平方米的橡胶跑道由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制成,使用寿命可达15年。除了跑道,西安奥体中心处处彰显着“科技范儿”,这为即将在陕西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国际田联一级场地认证的场地,也是国内首个实现5G全覆盖的智慧体育场。这里搭建了集成IOC智慧监控、综合指挥平台等系统,辅助设备、消防、电力、能耗等也实现了可视化管理。

西安奥体中心场馆设计和工程经理郝青表示,场馆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立足科技前沿,不仅能帮助主办方“智慧办赛”,也能实现市民观众的“智慧观赛”。每个座椅背面都安装有Wi-Fi路由器,可以让场内6万人同时流畅上网,借助信息辨识度极高的全景融合系统,让观众在体育场里感受到无盲区的优质服务。观赛者可以通过场内的LED大屏幕或手机屏幕,清晰地看到运动员的表情细节。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十四运会的举办,将有利于展现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为陕西全面开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四运将增强陕西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区域竞争力,并深化与其他国家与地区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与引领西部地区经济与文化建设向广领域、深层次、永续化发展。同时,十四运会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的文化道德水平,有利于社会创建和谐的文化及生活氛围,并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人们的社会认知度和文化素养。”张燕说。


西部网 2021-06-07

咸阳湖——城市主题景区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

人人都说陕西有一个渭河生态治理工程,为西北地区最美的生态公园,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咸阳湖。咸阳湖将渭河、沣河两条水系与南北两岸的现代景观相互交融,各个景观互相映衬,形成了自然历史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风景区。

目前,已经是4A景区的咸阳湖,力争在十四五末成为5A级景区,真正成为“城市的品牌”“市民的后花园和会客厅”。那么,作为城市主题景区,咸阳湖的未来究竟应该是什么样?

咸阳湖的未来 还有更大想象空间

“过去的河道杂草丛生,蚊蝇滋生、垃圾遍地。所以最初咸阳湖主要就是针对渭河河道治理的。”据咸阳湖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李妍介绍,2004年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项目立坝蓄水。经过咸阳湖一期工程的综合治理,形成了一条横贯咸阳主城的绿色景观带。

2006年,咸阳湖管理处成立。然而,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咸阳湖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赋予它的功能也更多。李妍说,咸阳湖管理处转变发展思路,不再把它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去服务群众,而是拓宽思路,去打造一个景区,一张城市名片,更好的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的、高品质服务。

2015年,咸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决策实施咸阳湖二期工程,经过努力,全长16.82公里的咸阳湖景区展现在市民眼前。

随着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南北两岸形成了万亩水面、万亩绿地、四季有花的场景。2019年,咸阳湖景区还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春天,湖面周围鲜花芬芳,绿草如茵;夏天,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秋天,落叶纷飞,果实累累;冬天,整个湖面银光闪烁,仿佛披上了一层银色锦缎。如今,走在咸阳湖景区,古渡廊桥、渭滨公园、五环公园、统一广场等景观装扮其中,为咸阳增添了文化气息。咸阳湖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风采,给人多姿多彩的精彩享受。

咸阳湖的建成,让咸阳这座古城拥有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健身休闲的城市中央水生态公园,给广大市民游客展现了一泓碧水润古城,渭水贯都展新颜的新景象。

然而,作为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咸阳湖,目前在基础设施、绿化景观及服务功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咸阳湖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咸阳湖 拥抱“互联网+”不断创新

“陕西一直在谈智慧旅游,但是陕西旅游信息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和网络体系,存在旅游信息资源零散、共享差、流通不畅,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还没有达到智慧旅游。”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说。

张燕说,未来的景区建设和运营者,要用产业平台的思维,实现旅游景区从点的运营到空间营造的扩展,开门办景区,建设合作共赢的机制。一方面,利用新技术,与旅游交通、酒店、营销代理机构、餐饮、兄弟景区、文化机构等进行更加紧密的空间一体化协同;另一方面,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制度化的产业空间,通过主题化设计,整合相关文化和服务产品,为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和服务,为景区赢得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游客聚集吸引力。

李妍说,从今年开始,咸阳湖管理处将会引入智慧化管理,利用两年的时间,打造智慧型景区,让游客群众在景区内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更便于游览。

景区大脑、智慧导航、旅游新零售、物联网解决方案、支付解决方案,这些科技化手段都将在咸阳湖景区落地。

“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和大数据赋能景区,能彻底打通线上和线下,我们能够把景区的场景重构,从而全面地推进游客在游览体验过程中实现体验升级和景区经营管理的提效,我们把这认为是咸阳湖未来的景区战略。”李妍说。

同时,她认为,未来景区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堆叠,它应该是一个景区自上而下的一种管理能力。据介绍,未来咸阳湖景区的智慧导览将正式上线。游园时,只要打开智能化小程序,智慧导览就可以帮助游客导航、导游、导览、导购。

李妍说,旅游导览是未来景区打造的“关键要素”,导览为不同游客个性化定制出行线路,从而节约游客获取资讯的大量时间,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更多的场景和内容。

景区大脑,则是基于大数据赋能,通过助力景区建立数据中台,帮助景区实现智能管理和数字化运营。 景区大脑可以打通景区各个信息孤岛的数据,让数据实时展现。景区管理者能通过景区大脑展开实时监控和行业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客源地分析、客流监控、实时路况和到达游客的预测,可以进行舆情监控和应急预警。

“通过景区大脑的数据做闭环,可以知道游客的爱好等等信息,最后可以做一些经营分析,通过消费者,通过游客的动线分析和洞察,把行业的经验沉淀,可以使得景区进一步地做管理和提升。”李妍介绍说。

打造古渡IP 点亮旅游城市名片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一个城市景区能不能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甚至发呆几天,终究是文化内涵决定的。业内人士分析,“要真正激发传统旅游度假市场,让静态的传统文化在旅游产品中活化是发力的关键。

李妍说,按照省、市发展规划和文件精神,编制咸阳湖景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充分整理民俗文化、古渡文化、渭河文化,构建旅游城市名片,加快实施秦风楼等建设修复工程,不断增强景区文化景观支撑,打造文化性主题景区。

此外,还将以文化为支柱做大做强旅游业,聚焦“全域旅游”,加快文体、康养、休闲等多形式融合发展,谋划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城市因水而活,市民因湖而乐。咸阳湖将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着力构筑城景一体、全域发展大格局,主动适应游客消费新需求,全力打造古渡IP、重建秦风楼、修复旱喷广场,打造景区夜消费矩阵,营造新消费场景,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李妍说,未来咸阳湖会成长为一个集环境、生态、经济、科技等诸多元素为一体的景区,成为休闲游览的圣地。咸阳湖管理处也将从传承文化、营造风貌、构建业态、提升生态等方面提档升级,让咸阳湖景区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