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凤: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是学术期刊的重要使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秦开凤: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是学术期刊的重要使命
发布时间:2021-10-26      作者:秦开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访问量:7006次  分享到: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回信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术期刊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应承担的使命,旨归是要构建具有中国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指南。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大而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需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学术创新创造和知识交流传播,更好成为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坚强阵地,成为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高地。

推进学科体系优化完善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看,学科的出现是知识分类的结果,而知识的分类分化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发生并加速的。经过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依据国家标准委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我国学科设置划分为五大门类19个一级学科。

纵观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学科体系的形成、分化和演变史。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走向高度综合。分化使研究走向纵深,学科越分越细,同时,伴随学科群产生了期刊群。现实问题的研究和理论的创新又推动学科交叉和综合,交叉融合中不断产生出新的知识增长点,孕育出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期刊群也随之发展变化。从学术期刊开设栏目、发表论文情况综合分析,可以感受到学科体系发展演变的清晰脉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期刊群发展程度就可反映其学科群的发展情况。从不同学科拥有专业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大致可判断该学科的人才队伍、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水平。期刊定期出版,必然要求学术与时代同行,学术期刊反映学科的动态发展和历史演化,不仅表征了学科体系的存在,也反映出学科发展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学术期刊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一定意义上,我国目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基本是舶来品,还有着浓厚的苏联或者西方欧美国家的痕迹。这种体系结构及分类虽然自有其逻辑性、科学性,但与中国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并不完全契合,中国历史上一些冷门“绝学”也未能有机融入该结构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融合交汇明显加速,然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总体上仍相对滞后。在此背景下,一些高质量期刊通过不断更新栏目和论文,逐渐凝练出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学科生长点。而我国学术期刊体系结构综合性为主的特点,使栏目设置、论文选择更加注重问题导向而非只囿于本专业。这恰好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不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体系有积极的建构意义,而且将推进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完善。

构筑学术体系创新平台

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其对应的英文词汇academia,源自古希腊“学习中心”(academy)。后来的欧洲学者常用其表示学院或学园,即高等教育机构。academia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带有“高深”的含义,延伸开来也指“知识的累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知识的探究积累活动由一开始的极少数人凭兴趣爱好“业余”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状态,发展成为社会公认的专门化职业,并逐渐拥有了与之相应的组织形式、研究机构、培养体系、图书报刊等交流平台,以及成果评价、职称晋升、科学奖励体系等,成为一种社会机制、国家体制。也就是说,“学术”成为一种志业,“学者”成为一种职业,是科学研究学术活动体制化的结果。

学术期刊同样也是科学研究体制化的产物。早期学术期刊实际是从科学家之间通信交流而衍生,所以至今仍有一些专业期刊名为《××通讯》(如《自然辩证法通讯》《档案学通讯》等)。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思想、观点、原理、理论、理念、学说等,除去因某种原因需要保密的外,很大部分都是以论文形式刊载于学术期刊,通过学术期刊平台来交流互动、记录展现的。因此,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术创新、知识记录的主要载体。

学术期刊不仅是一种学术成果的载体,一定程度上还起到评价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和学者学术水平的作用。当下期刊发展机制中,管理机构的监管、匿名评审制度的完善、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以及新媒体广泛应用等因素,共同促使办刊者规范办刊,使评价回归文章质量本身,进而对刊物的评价也更为科学客观,原来被广为诟病的“以刊评文”或“以刊评人”亦成为一种可能。在学术生态链条中,以期刊为中介形成作者、读者和编者学术共同体,在互动交流中合力进行学术创新,进而引领学术发展。

学术期刊在成为一种评价工具的同时,其自身也要接受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国或一地在某学科领域的领先程度和竞争力水平。学术期刊不间断定期出版,推出一篇篇论文成果,构筑起不同学科的前沿领域,累积成人类知识宝库的高楼大厦。因此,顶尖学术期刊是标志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引领话语体系建设方向

话语体系指在一定时间空间的文化背景下作为人际沟通交往手段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系,是共同体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符号系统,包括概念、命题、判断、术语、范畴、习惯表达等,是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承载着人们主观意志和思想的语言建制和表达范式。

话语体系内在地蕴含着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学术话语体系标志着表达者的主体地位,彰显着学术话语权。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于西方,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大都是在西方语境下形成的,由此也造就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方话语的强势霸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盖因我们还没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构建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交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任务十分紧迫。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是国际学术讨论交流的前沿阵地,当然也是学术话语最集中的表达空间。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期刊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构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可以看到,学术期刊“用稿指南”及其所要求的“学术规范”,必然成为作者论文写作遵循的“话语标准”。期刊的编辑偏好、选文发文的习惯传统,久而久之会积淀形成该期刊的风格与气质。如有的惯发长文,有的倾向短小;有的文风晦涩,有的流于通俗;有的以数字模型为“规范”,有的视生动活泼为“要求”。而期刊文风往往潜移默化地进一步影响着作者的论文表达方式。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众多作者、大量论文的话语方式日积月累凝聚成为期刊的风格与气质。但毋庸讳言,在期刊与作者之间,期刊主导引领地位更为突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术期刊简单地把西方话语体系当作“学术规范”“国际标准”,从研究方法到理论阐释,盲从西方学界研究模式的现象大量存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我国学界的这种不良研究风气。在当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这种认识误区和不良风气必须得以纠正。对此,学术期刊责无旁贷,应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催生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中国概念、中国表达。中国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强化主体意识,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界立足世情国情,充分彰显学术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勇于面对世界范围话语体系竞争,善于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期刊的中国学术话语风格,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方向。

学科体系构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骨架框架,学术体系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竞争实力和水平,话语体系彰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传承性和学术主体性。新时代学术期刊应肩负历史使命,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自身力量。

 

秦开凤,《人文杂志》主编、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