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所集体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近期刊发的关于古籍工作理论文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动态
古籍所集体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近期刊发的关于古籍工作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2-06-21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所    访问量:4736次  分享到:

12345667.png

6月15日下午,古籍整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人民日报》刊发的《深刻认识古籍事业发展的意义和机遇》和《光明日报》刊发的《当古籍修复遇上人工智能》《数字化为古籍研究带来怎样的“蝶变”》等理论文章,并围绕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义和抓住机遇推动我省古籍事业发展展开交流和讨论。

《深刻认识古籍事业发展的意义和机遇》一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校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郝平,他分别从持续做好古籍整理保护工作、持续做好古籍研究阐释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等四个方面讨论了推动古籍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古籍修复遇上人工智能》一文指出,即便是使用目前所有数字化手段影印出版古籍,古籍也仍无法为人们方便地使用。未来古籍数字化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古籍整理的准确率、智能化水平和开放度,利用人工智能推进古籍修复整理需要进行跨学科、跨环境、跨文化、跨地区合作。《数字化为古籍研究带来怎样的“蝶变”》一文提及机器智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中仍处于辅助地位,它可以帮助专业学者获得瞬间处理海量资料的能力,提高研究的效率。

集体学习之后,大家就未来古籍整理工作的发展展开讨论。吴敏霞研究员指出,人工智能不仅应用在古籍修复中,在其它方面,如古籍保护、整理等方面也可以应用。范志鹏副研究员则认为,人工智能在古籍点校中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错误率,不便于研究人员的使用。另外,希望在数字化过程中,人工智能能提高对古籍的识别率。

古籍所全体人员一致认为,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文学者皓首穷经的职业,更是一项事关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进入新时代,研究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古籍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对于我省古籍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