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刘宁研究员理论文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光明日报》刊发刘宁研究员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2-06-27         来源:文学艺术研究所    访问量:2545次  分享到:

6月23日,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刘宁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文化中国 星河璀璨——读<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理论文章。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一百年间,中国考古学经过走中国化道路和走自主化道路两个阶段发展,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发掘中华文明、溯源民族历史、阐释国家起源、解读文化标识等主要学术任务和继承文化传承、凝聚国家力量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基于以上时代提出的重大论题,刘宁应邀撰写了这篇理论文章。该文从三个方面阐述近代学人在内忧外患中探寻民族文明起源、发掘民族历史、整理国故、考察木构,铸造起一座民族文化新丰碑的历史事实:第一,从现代知识阶层群体诞生,到具有世界水准和深远影响力的现代高等学术机构建立,在注重田野考察和科学实证研究之风形成上,展现了一幅崭新的文化中国图景;第二,从民族文明发掘与现代中国共生视角,论述了中国考古学一开始就与民族意识、文化认同、国家主权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代学人以其学术研究介入到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潮流中;第三,从历史深处故事与考古学人风采角度,阐述了每一个学人风采都还原了当时的开掘现场和历史语境,每一个发掘故事里都真实地隐藏着民族文化心性,尤其是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学术机构及其学人顽强生存、抗争,创造了战时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在民族复兴路上矗立起一座屹然的柱石。

刘宁常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注重田野考察,先后出版《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等学术专著,主持、完成《当代陕西作家与农民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黄河岸边的家:当代中国考察》《近现代黄河地理景观与中华文明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之上追寻现代中国新文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