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采访郭兴全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采访郭兴全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3-03-03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6364次  分享到:

2023-03-03

“三个年”活动是什么?

2022年

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跃上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对陕西来说使命重大。当前,陕西经济正处于结构调

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制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还比较多。

  • 从人群看,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仍然偏低,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尤为迫切。

  • 从区域看,主要是关中、陕北、陕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 从领域看,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明显,重点城市空气治理改善不佳。

  • 从经济结构看,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以非能和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还难以形成。

2023年

陕视君了解到,“三个年”活动动员会当日,陕西省总投资5646亿元的795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擂响了高质量项目开工的战鼓。2023年全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3个、年度计划投资4800多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37.5%、年度计划投资占比29%;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比例约7成,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开展“三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是硬支撑、营商环境是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是硬保障,三者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抓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优化供给结构、持续扩大内需、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现阶段投资仍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补齐发展短板的“加速器”,是稳定投资的重中之重。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陕西从重要关键环节入手。

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万亿元

根据省委、省政府刚刚印发的《陕西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陕视君发现《方案》明确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等行动目标,并提出,要紧盯秦创原创新驱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稳就业促增收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见效,促进高质量项目“四个一批”的良性循环,着力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 总量扩大方面,全年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万亿元以上,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占比达到70%左右,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800亿元以上,其中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500亿元,全年引进内外资分别增长12%和10%以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 结构优化方面,立足陕西区位、资源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前沿趋势,更大力度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积极实施一批政府有税收、员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的产业项目,年度民间投资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8%以上,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

  • 速度加快方面,项目前期谋划、审批服务、要素保障、建设进度、竣工投产速度持续加快,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力争三季度专项债券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支付率达到90%,年底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支付率达到60%,省级重点新开工项目一、二季度开工率分别达到50%、80%,三季度全部开工。

  • 储备充足方面,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紧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契机,适度超前布局一批新基建项目,在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文化等领域储备补充一批高质量项目,全年新开工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均增长10%以上。

实施科技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

《方案》重中之重是明确了四项重点任务,包括高质量做好谋划储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提供要素保障以及高质量实施服务管理。

《方案》提出,建立省内重大招商项目跨区域统筹机制,开展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评价和奖励,持续完善区域间重大招商项目差异化优惠政策,强化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办好全球秦商大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全年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00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关于项目储备,要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对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投融资政策,持续滚动做好项目储备,力争全年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1500亿元以上,更多项目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打好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攻坚战。

在项目前期及谋划阶段,《方案》提出,不断做大做实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库,推动重点项目储备质量和数量动态有序增长,其中为2024年储备省市两级新开工重点项目不少于2500个,新增总投资2.5万亿元以上。紧盯新能源、新基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培育谋划一批引领性、成长性强的新项目、好项目。

针对项目建设阶段,《方案》提出,要明确“链主”企业、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及招商引资目标,梳理一批标杆项目,建立“一链一清单”,加快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确保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好用好秦创原,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带动产业投资规模扩大。

《方案》也给特定行业划定了目标,要坚持“管行业就要管项目、管行业就要管投资”,建立交通、能源、水利、电力、通信、农业、文化、卫生、新基建等领域年度项目推进清单,争取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力争全年综合交通、水利设施分别完成投资800亿元、43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以上,能源化工投资增长10%以上。

《方案》还提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鼓励现有外资企业扩大在陕投资规模,完善海外招商工作网络体系,面向欧美、日韩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引进重点项目。持续跟进、加快推进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重点外资项目落地,积极做好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M-fab项目等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加快推进落地。

在要素保障方面,《方案》提出,一季度专项债券提前下达额度发行65%以上,力争上半年资金支付率达到100%。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100%、中央资金支付率达到50%,上半年支付率达到80%。发挥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建设作用,争取全年首发募集资金100亿元以上。同时,力争发行基础设施REITs项目3至5个,新增储备REITs项目8个以上,盘活存量资产20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四个经济”,为全省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吴刚表示,县域经济承担着民生的重任和乡村振兴。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份额小,带动力弱,要聚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土特产”产业,带动农民脱贫增收、乡村振兴;要大力提振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扩大就业、增加税源;要进一步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大营造开放促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及人才。数字经济是产业变革新的蓝海,我省数字经济体量小,发展潜力巨大。要抓住大变革机遇,统筹推进新基建布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价值化、数字治理高效化,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新引擎。

营商环境突破年

抓服务

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服务的强烈信号,做好“加减乘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把陕西“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陕西成为海内外客商创业投资、立业发展、兴业图强的首选之地。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三个年”活动动员会明确要求,聚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把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导向树起来。这一切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给广大市场主体吃下一颗定心丸。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陕视君发现,当下以数字经济、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新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给营商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陕西省43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和企业期盼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因此,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驰而不息、精雕细刻。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当前是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机遇期,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夯实“硬基础”。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亲”而坚守规矩,“清”而不失温度,双方关系既亲近亲密又清清爽爽,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促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完美结合,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居乐业的发展环境,取得稳定的发展预期。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

抓效能

陕西各项事业发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效能的强烈信号,引导广大干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通过开展“三个年”活动,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激发干劲,努力以开门红的好成果争取全年红的好收成。

实干 要有攻坚克难的拼劲

对悬而未决的顽疾、不合时宜的弊端、多方利益的羁绊,要以在任即有责的担当、与时俱进的精神、一心为公的立场去解决和纠正。要抢抓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机遇期,全力以赴抓项目、夯基础、强实体,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升级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强引擎”。

实干 要有改革创新的闯劲

要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博采众长、敢为人先,特别是在补齐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等突出短板上动脑筋、想办法。在消除制度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中实现工作突破,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大生态”。

实干 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

工作干得怎么样,最终要拿实践实干实绩说话,从解决了多少问题来检验,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增量”来检验,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检验。有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干货”,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不干超越阶段、超越财力的事,不搞脱离实际、装点门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像解决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就是要紧抓不放、持续用力,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