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裴成荣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裴成荣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3-03-04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10583次  分享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3-03 

专访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西安“北跨”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转移疏解

近日,西安市举行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据悉,此次推进“北跨”发展集中开工的项目150个,总投资1324.63亿元,年计划投资374.96亿元。

千亿投资、上百个项目集中开工,在西安引发热议。事实上,对于城市“北跨”,西安早有筹谋。早在2021年,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之后便确立了“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

为了进一步遏制中心城区无序蔓延,拓展外围节点功能承载力,西安将“北跨”区域划定主要划定在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等渭河北岸各板块,以及渭河以南相关区域。

城市“北跨”并非易事。自2021年以来,西安市已制定《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空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上述一系列实施方案将锚定产业强市目标,统筹推进“北跨”发展,全面启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持续优化存量、引入增量,加快形成渭河南北呼应、交通贯通成网、业态融合互补、渭河成为城中河的拥河发展模式。

而在今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中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吹响了城市“北跨”发展的“集结号”。西安“北跨”正式步入加快实施阶段。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她就当前西安城市“北跨”的必要性,提出“北跨”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平移。整体来看,城市向北发展是要引导经济、产业、人口、教育等要素有序的聚集到北部区域。

“北跨”是必然趋势

《21世纪》:2020年西安正式迈入万亿俱乐。2023年,西安提出今年GDP目标增长为7%左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西安为何要“北跨”?

裴成荣:目前是西安高质量发展加速的关键阶段,也是由量变产生质变的重要时期。从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来看,西安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全国视角来看,近两年西安通过锚定西部经济强市、国家创新名城、内陆改革高地等方向,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同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丝路经济带上的西向开放门户枢纽、国内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需要更高的城市能级与更大的经济体量,去配合实施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

而目前,相较其他国家中心城市来说,西安无论城市能级与经济体量上,依然处在快速追赶的阶段。土地是城市发展的载体与基础,拓宽骨架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层因素聚焦在城市空间,以往西安城市发展主要在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南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产业空间应占尽占,同时生态环境压力逐步显现。整体来看,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之间城市发展空间、开发强度都已接近极限,这也进一步凸显出拓宽骨架“北跨”的必要性。

第三层因素是就渭北地区自身禀赋而言,大幅的平原地区为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北跨”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平移。整体来看,城市向北发展是要引导经济、产业、人口、教育等要素有序的聚集到北部区域,叠加渭北地区自身良好的交通、产业、人口条件,为中心城区和南部区域疏解发展压力的同时,强化渭河两岸功能协同,进一步疏解城市南部发展压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北跨”并非简单平移

《21世纪》:为实现“北跨”发展战略目标,西安将重点在“八个系统推进”上发力,其中提到系统推进构建“北跨”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与系统推进打造“北跨”科技创新中心。这会如何影响西安产业布局与发展?

裴成荣:“北跨”区域的工业、产业优势明显,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临空经济、历史文化旅游、农副产业等均有布局。仅在前不久西安市发布的《2023年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北跨”区域便出现不少龙头企业与重大项目的身影,比如西安国际医学制剂中心、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整车制造项目、隆基绿能年产100GW切片项目等。

“北跨”区域产业基础扎实,有利于各产业重点做好“补链、强链、延链”,壮大产业发展,依托产业优势,打造一条渭河以北的“万亿级工业大走廊”。

这也符合陕西省和西安市近两年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比如西安科创实力雄厚,却因科研实力无法更好得到转化,一直备受诟病。而近两年随着秦创原的落地与发展,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能力越来越强,补链、强链、延链方面也越做越好。

本次“北跨”也提出了系统推进构建“北跨”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与系统推进打造“北跨”科技创新中心,这与西安市其他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应形成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作用,产业更加聚集和协同后,本地化配套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进而反哺于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跨”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转移疏解,更是在高起点上,升级谋划更高端产业,推动各类要素向“北跨”发展区域聚集,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更多头部企业。未来,这里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板块,成为西安先进制造业高地。

《21世纪》:在产业要素之外,西安城市如何更好的“北跨”?

裴成荣:城市拓展,交通先行。便捷的交通是招揽项目、企业进驻、发展旅游等最基础的支撑。应提升渭北区域便捷出行条件,加快实现高陵区与主城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快速通勤。西安市今年也把渭河南北交通互联互通和高效通勤作为“北跨”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新增南北跨渭河通道,加密东西区域连通公路,优化区域公路网总体布局,完善两岸交通路网体系。

未来还可进一步推动陆港空港联动,带动西安主城区与高陵区、国际港务区、泾河新城等外围组团快速连通。

便利的交通会减弱物理距离影响,重大项目与企业龙头进驻,则会为吸引人才定居,有序疏解主城区发展功能与压力,实现城市南北公共服务均衡化,促进北跨区域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引导人口增量进一步集聚,破解城市南北发展不平衡提供进一步的条件。

未来西安城市扩容的同时,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将显著缩小。进一步推动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使西安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带动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同时为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