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艳:影评 | 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望道》时代-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韩红艳:影评 | 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望道》时代
发布时间:2023-06-01      作者:韩红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量:6688次  分享到:

电影《望道》的中文名源于主人公陈望道的名字,电影的英文名为《宣言》,巧妙地将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最核心的“守望信仰大道”的深意。因此,《望道》既是陈望道的个人传记电影,亦是革命者陈独秀、妻子蔡慕晖和学生们在乱世中寻找救国真理的故事。这群“望道者”们坚守信仰与真理,一路上风雨兼程,体现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内涵。 

影片自始至终散发着《共产党宣言》中所追求的信仰力量,呈现了陈望道崇高的人生境界。陈望道29岁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为了翻译《共产党宣言》,他躲在家乡义乌分水塘村老宅的柴房中,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日夜冥思苦想。因为忘我的工作,以至于他误把墨汁当成了红糖水,用粽子蘸着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的动人场面。最后,他“硬是费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把彼底原文译了出来”。《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广泛地宣传了共产主义,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影响了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投身于改变中国的历史洪流当中。《宣言》中有一段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美好憧憬激励了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为此奋斗。 

陈望道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首批传播者之一。他翻译完《共产党宣言》之后,在夜晚冒着被当局逮捕的风险,向工人解释共产主义思想;当看到为坚守信仰而被杀害的朋友时,他痛苦也悲愤,但没有放弃;面对已站在对立面的戴季陶带来的生命威胁时,他依然没有退缩,为了信仰甚至可以牺牲生命;他坚持募捐重建“新闻馆”,因为操劳奔波不幸住进了医院,生命一度垂危。在30年动荡的社会境遇中,他的人生起起落落,但不管社会如何风雨飘摇,陈望道依然坚守理想信念。 

同样,在陈望道教书育人的生涯中,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寻找救国之道。他是教育家,也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他在浙江教书时,积极推行国文教学改革,遭到了当局镇压,酿成了“浙江一师风潮”。为保护撰写与演出新剧《非孝》的学生施存统等,他被迫离开浙江一师;在上海教书期间,国民党军队直接冲进校园,开枪打死学生,他冲到最前面与军警对峙,在危险面前维持着正义和无畏;抗战时期西迁到重庆时,他掩护了地下党员,保护了革命力量。面对被日军飞机轰炸成废墟的校舍,他和学生一起募捐重建新闻馆,用进步思想引导学生追求真理。 

围绕着塑造陈望道的形象,影片还塑造了一群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望道者”群体形象。在一个觉醒年代的流金岁月里,他们谱写了关于“热爱与信仰”的故事。在陈望道的影响下,印刷厂工人杨阿龙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杨阿龙在革命运动中遇见了林茵,为了躲避当局的搜捕他们假装成婚,却成就了一段佳话。而后杨阿龙被捕,他的儿子即将降生。他跪着求人希望能看孩子一眼,但代价是必须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他选择了拒绝,在枪声中倒在了泥泞的地上。林茵将孩子托付给周恩来,自己投身到革命当中。十几年后,他的儿子杨逢林也投身革命当中,继承父亲的志愿。在迎接胜利之时,林茵随着部队进入了上海。在杨阿龙一家三口的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信仰的坚守与延续,才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陈望道妻子蔡慕晖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同样体现出对信仰的捍卫。陈望道生重病,为了保住他的生命,蔡慕晖不得不向戴季陶求取盘尼西林,戴季陶答应了,但是让她翻译一段文字。她认为那些文字在歪曲事实,直接拒绝了。一边是丈夫的生命,一边是坚持真理,在两难之中她选择了坚持真理。而后有人送来了盘尼西林,他们以为是戴季陶送的,后来学生告诉他们,才知道是周恩来送的。误会已解,夫妻相视一笑,携手共度人间的岁月。 

当然,在时代的动荡变革中,选择不同的道路就会带来矛盾碰撞。有些人执着于探索真理,有些人陷于迷惘徘徊,有些人再见已经站在对立面。与陈望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戴季陶之类的人。他们因为志同道合而相逢,却因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渐行渐远,甚至到最后激烈地对立。戴季陶背离了共产主义,成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帮凶,大肆抓捕残害共产党人。即使在重庆期间,他依然打击革命力量。1949年,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还有一类人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发起者,与陈望道相识与翻译《共产党宣言》。他初时慷慨激昂,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只是一路身世浮沉,到了革命后期,他退隐在四川江津乡村,编撰儿童读本,为孩童进行启蒙,不问世事,最终落寞地结束了一生。 

《共产党宣言》曾经照亮了夜空的黑暗,引导了一批批的青年坚守信仰、热爱真理,这种家国情怀也穿透了时空,与当下的青年们产生共鸣。影片中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的人生命题永远不会过时,一定会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燃烧。电影致敬这份百年前的人生奋斗之路,愿每个青年的心中能感受到“望道”者的理想信念,能够敢于去探寻真理,让《宣言》的精神历久弥新。一如电影那句响亮的宣传语一样:“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在不负韶华的灿烂之下,需要每个青年不断地砥砺前行。 


韩红艳,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2023年0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