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最大的核心区,雁塔区因举世闻名的大雁塔而得名。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遗产、雄厚的教育资源等,让雁塔区成为古都西安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雁塔北广场
2021年末,雁塔区常住人口达到208.66万人,是2012年末的1.6倍,年均增长5.2%;2021年末生产总值达到2725.20亿元,是2012年末的2.6倍,年均增长11.8%。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连续12次荣获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第一名;连续3年进入全国百强区30强,2020年名列第16位,稳居西部第一。
十年来,雁塔区旅游业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发挥旅游带动作用,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雁塔区旅游产业十年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一是产业边界扩大,从景区走向社区,生产生活的很多场景都成了旅游吸引物,旅游要素也不只局限于“吃住行游购娱”,各类企业纷纷进入旅游市场。二是产业规模增长,旅游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成为行业发展“压舱石”。三是旅游企业质量提高,旅游集团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旅游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旅游企业现代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2012年雁塔区接待游客量总数达406.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4.06万元。2020年,雁塔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2.26亿元。

天坛遗址公园
雁塔区近年来围绕“文化+商贸+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做出全新探索。持续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交通环境不断优化,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丰富街巷文化内涵、提升市政设施、优化街景绿化,于细微处体现城市管理的精准度。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发展,校区联动彰显特色。
近年来,雁塔区打通兴善寺东、西街,实现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贯通。以文化铸魂,深度挖掘兴善寺西街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打造兴善寺西街“文化集市”,聚文化商业,树立文化品牌形象、吸引文化消费、点亮“夜”经济。
雁塔区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等优势资源,打造小寨商圈“文商旅”融合发展增长极,充分整合兴善寺东西街资源,利用兴善寺西街文化集市与海港城夜经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小寨商圈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快实现集都市观光、时尚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以“文化+旅游+街区”为核心的项目,以“文化+博物馆+旅游”为重点项目,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同时,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打造雁塔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自然博物馆
张燕,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雁塔区第九、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
(原文刊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系《政协委员说:雁塔这十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