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特征和成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特征和成就
发布时间:2006-10-12      作者:佚名    来源:信息中心    访问量:11538次  分享到:

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革故鼎新,紧跟时代步伐,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的文化突出反映出了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创造了全国新文化教育的先进榜样,真正做到了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主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党的文化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特征

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突出反映出了大众性特征,进一步确立了文化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观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谬误、文明与愚昧、真善美与假丑恶,发挥了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入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伟大作用。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回答了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强调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重大创新,从理论上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服务对象和文化建设方向的认识。

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突出反映出了科学性特征。为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做了贡献。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突出反映了民族性特征。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中担当起推进历史所赋予的领导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就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了大批革命干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从抗战建国的需要出发,决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先后建立起来大批的干部学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央研究院、民族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医科大学、自然科学院等30余所学校,培育了数十万各种专门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创作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而且也为繁荣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组建文艺团体和培养艺术工作者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长远发展。党在延安时期专门建立艺术院校,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文艺工作者。这支在延安文艺运动中陶冶和培育中成长起来的文艺大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相继开赴东北、华北,扩展辐射向全中国,投身于文化建设的主战场,为繁荣党的文化事业提供了人员保障,成为社会主义人民文艺建设的强大主力。

大力发展新闻广播出版事业推动边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新闻、广播和出版事业的发展,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使党中央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了祖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边区创办报纸和期刊多达百余中,如《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共产党人》、《中国工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时事论坛》、《中国文化》、《文艺战线》等,这些刊物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不仅在当时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发挥着传播新文化、新知识、提高人民思想认识水平的作用,为以后期刊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

(作者: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樊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