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06-11-28         来源:信息中心    访问量:6430次  分享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成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课题。通过社区党组织对这部分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管理的一个新办法和新途径。近期围绕社区流动党员管理这一课题,我们在社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到这一领域的基本情况,本文就通过社区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当前流动党员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流动党员底数难摸清。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流动党员不愿意表露身份,由于流动党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强、流入和流出缺乏有效的接转手续,不表露身份的党员,在情况掌握方面存在困难,缺乏有效的验证管理手段,使得这部分流动党员成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空白点。

2.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党员流动以后,党员的生活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管理办法就很难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的要求,这就不能有效对分散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就业岗位的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3.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的党员,接受教育管理已很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难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有的流动党员接受的教育管理少,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组织观念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不发挥作用;有的党员怕吃亏、不愿受约束,不暴露党员身份;有的党员迫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存在“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不愿发挥作用,尽管他们为数不多, 但对党组织的整体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社区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困难的原因分析

1.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不能有效沟通。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不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导致流出地党组织不了解流动党员外流的去向和详细地址,无法与其经常保持联系,而流入地党组织不了解其情况,无法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流动不顺畅,造成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了、流入地党组织无人管”的结果。目前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只能依靠其自觉性。

2.管理制度、活动方式不能适应新情况。首先,缺乏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管理规范性很难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应变性的要求。其次,少数流动党员隐瞒身份,长期脱离组织,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重违反了党章的有关规定,理应受到严肃处理,但一些党组织没有按照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削弱了党组织的权威。

3.资金不足、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事务繁多、经费不足的问题阻碍着社区的发展,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有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较低,管理力量薄弱,使得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各级党组织尚未建立流动党员的专门管理机构,仅仅依靠社区现有的力量很难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少数流动党员思想复杂,组织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流动党员外出工作和生活,脱离党组织,不能经常参加组织活动,其中一些党员思想滑坡、党性观念日益淡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情况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现有的党建网站有500多家,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各地可根据情况建立党建网站并设立党员的电子档案,实现联网,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可通过网络及时沟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流动党员活动的平台,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有一个能随时随地移动联系的桥梁, 无论党员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与组织联系,而且双方党组织又能及时通晓流动党员的情况和信息,消除工作中的“ 空白点”。

2.努力探索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的新体制。一是建立双方共管制度,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管理方式,通过网络、电话等现代通讯技术,架起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桥梁。二是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动态管理。在通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充分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可建立流动党员的网上支部,及时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流动党员可通过网络向组织汇报工作。

3.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流动党员人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变换频繁的特点,活动方式依据“小型、业余、分散、灵活、务实、高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开展活动,吸引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严格管理,增强党组织的权威。对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要给予批评教育;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应按自动退党处理;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劝其退党;对要求退党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予以除名;对堕落为腐败分子的,要坚决予以清除。

5.增强服务意识,把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引导社区党组织树立服务意识,把管理教育和服务融为一体,尽量为流动党员提供必要的服务,以不断增强管理教育的效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除上述几点之外,还应保证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提高相关人员待遇,从而推动流动党员社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社区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实现党员动态管理,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和谐社会的表率,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作者:政治研究所 刘世文 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