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研究所

公告栏

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 公告栏
《古文獻整理與研究》徵稿啟事
发布时间:2015-03-16     作者:   访问量:7744次   分享到:

1、《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是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研究所與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主辦的學術集刊,中華書局出版,每年出版一輯。

2、本集刊採用匿名審稿制度。來稿請以電子文本的形式,投寄至編輯部電子郵箱。自收到稿件起半年內,編輯部將以電郵形式通知作者稿件採用結果。

3、來稿內容的著作權(如引文、圖、表、照片、統計數字等)問題,由作者負責。如發生侵害第三者權利的事,概由投稿者承擔法律責任,與本集刊無關。

4、來稿請依照本集刊格式規範(另見),並請另紙寫明真實姓名、出生年月、供職機構、職稱、詳細通訊地址、電子郵箱、電話或傳真,以便聯繫。來稿若不符合格式要求,恕不受理。

5、來稿一經採用,皆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稿酬,並贈送當期本刊兩冊。

6、聯繫地址:710065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含光南路177號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研究所  《古代文獻整理與研究》編輯部收;電子文本請發送至gjs029@163.com;來電垂詢:02985254198。


附件1:

刊物簡介


一、名稱:

《古文獻整理與研究》(中華書局出版,每年一輯)。

二、定位:

面向海內外人文學界的專業學術刊物。

三、宗旨:

中國是古代文獻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堪稱首屈一指。據不完全統計,今存古代文獻,約計八萬餘種。這一領域的現代意義上的研究雖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但因古文獻浩如煙海的龐大數量,被歷代學者整理探索後揭示出真相和價值的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研究古文獻又是特別艱辛的一項勞動,要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更需要忍受長久的寂寞。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學者,爲了神聖的學術事業、爲了傳承華夏文化,爲了探索未知,青燈古卷,淡泊自守,辛勤耕耘,認真著述。他們的付出,尤需要獲得尊重、鼓勵與支持。本刊創辦之宗旨正是竭誠爲古文獻研究領域的學者提供一個值得信賴的平臺,使他們努力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擁有更廣闊的傳播空間,能夠在學術上相互切磋,相互琢磨,分享心得,交換信息,從而促進古文獻研究的發展。

四、欄目:

1、傳統文獻研究:本板塊稿件的研究主題爲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文獻,不過範圍可有適度的擴展,如歷來不登大雅,不被國家、正史書志收錄的小說、戲曲、民間日用書籍,以及目前頗受關注的新興文獻——圖像文獻(書籍插圖、版畫、傳統繪畫、壁畫、文物圖案、造像、雕塑、雕刻、照片等等)的研究。傳統四部文獻乃古典文獻之主體,其內容最稱繁雜,整理與研究的難度也相當大,故對這部份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的成果,本刊尤爲歡迎。

2、新出與稀見文獻研究:本欄目論文所討論者系出土(或新發現)文獻,包括金石文獻(有一部分碑刻為傳世文獻)、甲骨文獻、敦煌文獻、簡帛文獻、明清檔案文獻、中國境內之殊族遺文等。陳寅恪先生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中,歸納王先生的治學方法有三:“一曰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二曰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證”;“三曰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這三點治學金言中前兩項實際上即是對出土文獻整理與研究的最好詮釋。隨著現代學術的發展,利用新發現的文獻資料治學,是尤為明顯的趨勢,許多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的解決以及新學術領域的開闢,都是得益於這些新出土文獻。故有志於改寫學術版圖者,無不重視這個領域。本刊設置此欄正是基於此目的,希望通過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促進對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3、域外漢籍研究:由漢字所構成的漢籍是漢文化圈的載體。站在中國的立場,我們把中國以外所存在的漢籍稱作“域外漢籍”。此類文獻的研究不僅是一個全新的熱點學術領域,更是爲了让世界認識漢文化,更好地解釋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最終更好地推動東亞文明對人類的貢獻。相對於出土文獻而言,域外漢籍更是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根據我們的粗淺認識,這個領域的文獻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流傳到域外及域外刊印的中國古籍;二、他國古人用漢字書寫的典籍。爲了促進更深入地認識與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歡迎有志於此的學人為這塊處女地的開墾貢獻一份力量。

4、學術論衡:本欄目包括古代文獻整理研究學術動態述評、古代文獻整理研究訊息報告、古代文獻整理研究成果及其評價、古代文獻整理研究學者訪談等,旨在介紹古代文獻整理與研究領域較為全面的資訊信息,為本領域學者提供可資利用的學術資訊。



附件2:

稿件書寫格式


一、來稿請使用繁體字。除特殊論文外,異體字、俗字等請改用繁體正字。歡迎電子稿。

二、正文字體與字號請用宋體小四;獨立引文字體與字號請用仿宋體小四;注文字體與字號請用宋體小五。

三、首次提及帝王年號,請加公元紀年;首次提及外國人名,請附原名。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曆年數、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引用敦煌文獻,請用縮略標號加阿拉伯數字形式。其他特殊文獻,依學界慣例。

四、註釋請採用頁下注。

1、注釋碼請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④……表示。

2、所有註釋均請採用當頁頁下注,每頁註釋重新編號。

3、當頁再次徵引,請用“同注×,第××頁”的形式。

五、引用文獻,務請詳列出處。

1、引用古籍,請標明著者名、版本(新印古籍,標明出版社、出版年份及整理信息) 、卷數、頁碼(原本則不用標明),如:

①古籍原本

張文蓀《唐賢清雅集》卷二,清乾隆三十年抄本。

②古籍景印本

a、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景印清翻刻元大德梅溪書院刻本,第161頁。

b、郝玉麟修、沈翼機纂《福建通志》卷三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9冊,第31頁。

c、錢大昕《元史藝文志》卷三,《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景印《潛研堂叢書》本,第916冊,第257頁。

③古籍整理本

a、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二八三,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19冊,第9238頁。

b、陸心源《儀顧堂續跋》卷十一,《儀顧堂書目題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404頁。

2、引用專書,請標明著者(譯著,著者名前加注國別,名后附注原名,請用圓括號括起)、譯者、書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如:

a、張滌華《類書流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43頁。

b、(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撰、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3頁。

3、引用論文,請標明期刊名、年月(論文集論文可不標注出版月份)及卷期數、頁碼,如:

①論文集論文

陳寅恪《陳垣敦煌劫餘錄序》,《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9年,第266頁。

②期刊論文

a、張伯偉《典範之形成:東亞文學中的杜詩》,《中國社會科學》第9期,2012年9月,第173頁。

b、宮紀子《對馬宗家舊藏の元刊本‘事林廣記’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第六十七卷第一號,2008年6月,第35頁。

③學位論文

周彥文《千頃堂書目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4月,第20頁。

4、引用西文論著,請依西文慣例,標明作者、論著名、出版地及出版者、出版年代、頁碼,著作名請用斜體,論文名請加引號,如:

①論著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11th-17th Centu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38-139.

②論文

Cherniack,Susan.“Book Culture and Textual Transmission in Sung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4,no.1(1994):5-125.

六、文中若有插圖,請提供清晰照片或電腦文件,並在文中注明位置。

七、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份、學歷、工作單位、職稱、主要研究領域、聯繫方式。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研究所

201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