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足迹与启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西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足迹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2-11-12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489次  分享到:


  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步进入“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并存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西安是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最多的城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西安的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西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足迹

  (一)产业发展轨迹:高端产业注入—特色产业培植—多元产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通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奠定了现代工业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与传统产业改造,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开发区建设,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1.20世纪50年代,通过产业注入实现产业跨越。“一五”、“二五”及“三线建设”时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国家建设的重点。这一时期,国家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布局了大量的机械、电子、纺织、能源工业,使西安成为以飞机、兵器、输电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等为主的制造业基地。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在陕共安排了400多个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0亿元,这些投资和项目的80%以上集中布局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经过这一时期的建设,西安成为国家重要的以机械、电子、纺织、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由一个消费城市逐步变身为实力雄厚的工业城市。

  2.改革开放后: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后,西安利用科技优势,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力机械、飞机、汽车、机床工具、工程机械、制冷设备、纺织机械等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使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建成了包括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的完整的生产科研体系,形成了中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常规兵器等五大科研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家开发区政策的引导下,西安凭借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较强的科技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成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了以开发区建设为特色的板块经济时代。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先导,西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向民用民品转移,向传统产业渗透,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进入21世纪,培育多元产业促进结构优化。2000年以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西安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开发区飞速发展时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设立了国家级曲江文化新区、国家级浐灞生态区、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等,这些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成为引领西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龙头,引领西安绿色发展方向。

  (二)城市发展轨迹:卫星城—开发区—城市新区

  西安的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其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反映了西安城市化发展的轨迹。

  1.工业卫星城带动城市发展。“一五”时期,在国家“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政策指导下,以工业项目布局为中心,西安进入“工业城市布局”时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提出了以旧城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市区中心为商贸居住区,奠定了西安单中心圈层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重点在沿海,西安地处内陆,城市发展主要是新区围绕老城发展,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

  2.开发区主导下的城市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以“开发区主导”为核心驱动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新区围绕旧城,发展外围组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使城市向多心化发展。沿“米”型方向,西安城市发展开始以开发区为平台向外扩展,城市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3.新区引领下的城市发展阶段。2002年设立曲江新区,之后又设立阎良航空基地、西安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高铁北客站建设,渭河综合治理,浐灞河湿地改造,行政中心北迁,世园会的举办,从整体上引导城市重心向北转移,疏解古城压力,促使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前正加快城市地铁与轻轨等轨道交通建设,未来10年,西安将拥有两条“十字形”的地铁主线路,到本世纪中叶,将形成由6条地铁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城市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三)城市特色建设:文脉传承—生态建设—文化引领

  1.文脉“铸魂”。西安是一个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100多年建城史,1000年的建都史,其城市空间留下的大量历史遗存和文物古迹,是当时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印证,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西安在第一次城市规划(1953~1972)就提出了保护古城风貌,城市建设避开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地区的发展构想,之后,三次规划不断强化、细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继承唐长安城棋盘式路网和轴线对称的布局,确定“九宫格局”空间布局形态。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旧城改造,启动了顺城巷、城墙、城河、城林、环城路“五位一体”的环城景观体系建设。第四次总体规划(2004~2020)将西安城市特色定位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具有浓郁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传承城市形态,彰显空间特色。

  2.生态“筑基”。加强大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设立保护区、秦岭办;实施“大水大绿”工程,启动渭河改造工程,恢复西安“八水”胜景。在市内新辟和改造兴庆湖、曲江池、护城河、汉城湖、未央湖等景观湖泊,全面保护和恢复西安生态环境,提出了“城市大园林”的理念,将开发建设与生态发展理念有机结合,为西安“山水城市”建设奠定了生态基底,宜居特色日益凸显。

  3.文化“引领”。西安城市发展逐步从城市规划理念的文脉传承向城市建设的“曲江模式”引领发展,从城市生态保护向生态文化建设转变。“曲江模式”与“世园理念”已经上升为“文化”层面,成为新时期引领西安城市发展转型的双翼。

  从西安城市发展轨迹,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以开发区建设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以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通过“新旧分治”,形成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以产业聚集区为重要节点,以历史文化遗址为空间隔离,构筑“主城区+副中心+卫星城”空间结构,引导城市由“圈层化”发展向“轴线式”发展转型。通过秦岭北麓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以及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提升宜居城市的内涵和品位,实现形象的“脱胎换骨”,开创了古城西安“绿色发展”模式。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西安目前的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化能力还较低。在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着三大突出矛盾:一是产业规模扩张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双重压力。二是空间承载力提升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压力。三是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与开发区规划权下移之间的矛盾。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开发时序,是未来城市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西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启示

  从新中国成立后西安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西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五点启示:

  1.必须树立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文化是城市高级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在城市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通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带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宜居空间;通过历史文化激活,提升城市魅力,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养,营造城市文明、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引入低碳生态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发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丰富和美化城市建筑外观,使城市沿着低碳化、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城市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文化建设与特色打造的重要路径选择。

  2.必须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空间的演变是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投影。通过规划引导与控制,促使城市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推进,以避免市场作用力的无限放大,造成城市的无限蔓延与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是西安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从战略高度,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加强其执行的严肃性,避免随意性,显得更加重要。

  3.必须重视城市的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历史积淀,也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追求。从历史文脉中寻找根,城市才会生长得更富有朝气、更久远。传承城市文脉,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提高城市发展的活力,构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元性的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托。

  4.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然山水是城市形成的物质基础,城市特色的外在表现,也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保护自然山水格局,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必须树立“城市大园林”的理念,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城市“绿脉”与“蓝网”生态基质的构成,形成多层次的城市绿化格局,奠定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

  5.必须重视公众参与发展理念。城市发展必须彰显城市的主人身份,体现公民意志,重视公民的社会参与,关注公众利益诉求,不应以单纯的技术性蓝图和笼统的规划指标掩盖城市文化特色形成背后的多方文化诉求。要增加城市特色决策中的透明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通过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让普通老百姓参与到城市规划与建设当中。建设公众喜爱的城市形象,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发展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