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票房成就不了伟大“喜剧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社科文苑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社科文苑
仅靠票房成就不了伟大“喜剧人”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韩郁文    访问量:7666次  分享到:

从一定程度上,爱好娱乐是人的天性。在当下,这一特性尤其表现在影视当中,无论是“港囧”、“煎饼侠”,还是《夏洛特烦恼》、《美人鱼》,凡是与滑稽、戏谑、无厘头相关的,几乎必然是票房大卖,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不算是什么坏事,人们消费影视剧,无非也是希望放松一下身心,获得片刻的放松。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笔者言及于此,绝非要显示“高逼格”,因为,笔者也是一个“重度娱乐爱好者”,无论是“跑男”,还是“花样姐姐”,乃至“我是歌手”,一个不拉。最喜欢的,还是上海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

实话实说,“喜剧人”是一个好节目,不仅巩固了一批喜剧明星的地位,还发掘了一批新人,如大潘崔志佳、艾伦王宁等,今年第二季,各组演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从各方反馈看,喜剧人的收视率相当不错,那无论对于广告商,还是对电视台而言,类同于票房大好的“电影”,在商业上无疑都是成功的。

然而,无论是票房过亿的喜剧电影,还是口碑效益俱佳的“喜剧人”,都无法解开心中的一个疑惑——这么好的一个大环境,当下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真正的喜剧大师?当然,无论是相声,还是小品,乃至影视,我们不缺喜剧表演者,笔者的意思,不是一般的“喜剧人”,而是有口皆碑的、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喜剧大师。

说到喜剧大师,我想到了几个人。百多年前英国的卓别林,算得上是喜剧大师,在“无声电影”的时代,尚能表演出流水线上产业工人的滑稽幽默,令人惊叹!我又想起十多年前,中国人非常喜爱的相声演员马三立先生,想起他绘声绘色的“开会迷”,总觉得忍俊不禁,又百听不厌。

午后查阅网络的“澎湃新闻”,惊闻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先生2016年2月28日上午8时10分于天津市黄河医院逝世,感觉老先生对相声确实有着深刻的理解。新闻中提及:2014年,连续两天“纪念马三立诞辰100周年”的系列活动在天津举行,这大概是近年来相声界名家大师最齐全的一次盛会。在演出活动之后的研讨会上,薛宝琨和电视导演郭宝昌等,都对相声艺术里“讽刺精神”的丧失感到焦虑。薛宝琨当时在会上说道, 马三立不仅是津门相声的魂魄,更是传统相声的巅峰。“在马老的相声里,我们不觉得他在讽刺谁。他的相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温柔敦厚,这一点和新相声截然不同,新相声完全变成了打倒、批判,与其说我们现在不敢讽刺,不如说我们不会讽刺。”

看到这里,笔者似乎对心中的疑问有所释然了,从卓别林到马三立的共通点也出来了。今天相声界好不热闹,有声名日隆的“德云社”,也有名声鹊起的苗阜王声,他们的相声段子都是些什么,除了颠三倒四、装疯卖傻,就是相互“侮辱”、损人自贬。然而,拨去语言包袱的花哨,作为相声本质的“讽刺”不见了。

从相声扩及开去,各类喜剧形式,实际上普遍地缺乏“讽刺”的精神。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喜剧人中“开心麻花”上期的“沈腾团队”,这一季的王宁和艾伦(他们表演的公司运动会,领导老是第一,还是颇具有讽刺意义),包括春晚的老人郭冬临的“是谁呢”、都在尝试作喜剧的“讽刺”,但他们剧中的“讽刺”,不是同学会,就是“小公司”,郭冬临还算演了一个领导,但却不知是哪里来的“科长”。讽刺也算是吧,但总是不那么自然,不那么“尖锐”,而且,最终似乎变成了“说教”的正剧,喜剧的色彩越来越淡。当然,对这些演员及背后的创作者而言,能做出突破已经很不易了。

现在是一个“供给侧”的时代,人民需要娱乐,社会也不缺“资本”,但喜剧界却常常无法供给高质量的作品,更没有成就时代的“喜剧大师”。这一切,恐怕不是表演才能的问题,我们有一大堆好演员,它也不仅仅是喜剧创作能力缺乏的问题,喜剧创作需要有宽松的制度环境,那需要追问的,或者还有,作为供给侧,有没有提供适宜喜剧创作、喜剧大师生长的制度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