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导报》专访经济研究所马建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城市经济导报》专访经济研究所马建飞
发布时间:2010-11-10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访问量:3599次  分享到:

  《城市经济导报》就“通货膨胀”问题专访我院经济研究所马建飞,采访内容以“应付通胀  让手里的钱流通起来”为题,刊登在该报11月8日A7版。详细内容如下:

陕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马建飞:应付通胀 让手里的钱流通起来

  城经报:目前对于通胀和通胀预期,学界存在分歧,你是怎么看的?

  马建飞:一般来讲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但上涨的幅度有多大是有争议的,一般情况下4%是个槛,如果CPI进入4%,它无可争议的就是通货膨胀。从目前情况看,十月份CPI破4%的可能性很大。

  城经报:通胀对公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

  马建飞:按照新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在预期内的通胀对大家没什么影响,这只是理想的模型。现实生活中,由于工资调整的刚性,尤其是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工资的调整是有一定难度的,当通货膨胀发生后,工资的调整如没有及时跟上,事实上会让公众的境况变差。尤其是对于领固定工资的人和享受低保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水平处于低水准线上,CPI的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作为他们支出的绝大部分来讲,会让这些人的生活环境恶化。

  城经报: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有哪些影响?

  马建飞:现在,学界内的普遍观点认为,轻微的通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有多大影响不太好讲,但是肯定的是3%以内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没有太大的损害。当然如果CPI涨幅过大,是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指示器,通货膨胀会使这种指示器发生扭曲,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

  城经报:作为普通公众,怎样应对通胀?

  马建飞: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贬值现象,规避的方法就是手里头不要持有货币,把货币尽量变成实物资产。房地产价格上涨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大家对于通胀预期增加,便将大量的钱投入到房地产。民众除了手里存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积蓄外,最好让手里的钱流通起来,变成实物资产,可以去投资股市、黄金等项目。最好是根据自己投资的偏好,来购置不同风险的资产。

  (链接:
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0/11/06/20101106111544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