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承黄河文化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研究会“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动态
弘扬传承黄河文化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研究会“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0-06-19      作者:江小容       访问量:12273次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00619142917_副本.jpg

黄河纵贯我省陕北、关中两大区域,流经榆林、延安、渭南、韩城4市13县,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是我省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看重、关注的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当代陕西研究会在西安举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辽、陕西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张金高出席会议。

会上,来自我院研究所、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分会、中共汉中市委党校系统1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沿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等内容展开研讨,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充分认识陕西在黄河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专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诗经》《易经》《黄帝内经》等著名的中华文化典籍都形成于黄河流域。陕西黄河流域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5%和76%,陕西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关中文化和陕北文化最具代表性。关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和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能够唤起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理人文单元。陕北不仅是现代史上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结合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北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与关中农耕文化、古都文化在陕西融入黄河文化,赋予黄河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保护与宣传黄河文化,不仅要认识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还应将历史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重同讲。

二、加强黄河流域文化传承与保护。与会专家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对陕西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是以陕西为主体构建“十字形”黄河文化旅游经济带。“一横”是从陕西渭南到河南郑州、洛阳沿线,在黄河文化遗产分布和典籍形成最集中地区,打造沿黄文化旅游带;“一竖”是从陕西到山西黄河沿线,在最能代表黄河自然风貌和澎湃气势的地区,打造沿黄观光旅游带。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打造黄金旅游经济带。二是在关中地区建设陕西黄河文化中心。收集整理社会现存的黄河文化物质遗产,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黄河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和系统研究。三是编写并发布《黄河文化纲要》。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动员省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集合优势力量编写《黄河文化纲要》,形成黄河文化共识,指导陕西黄河文化教学及科研工作。

三、推进沿黄区域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与新型生态文化紧密融合。与会专家认为,沿黄4市13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问题普遍、城镇发展水平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需加快沿黄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城镇空间布局优化,构建大生态格局。在省级层面成立沿黄生态城镇带发展管理协调办公室,统筹沿黄城镇带跨省合作、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区域品牌构建与宣传等重大事宜;合理配置沿线区域城镇资源,积极构建沿黄城镇带路网体系。二是打造产业发展区域品牌,提升品牌文化影响力。强化沿黄区域沟通协调,依托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凝心聚力打造沿黄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三是强化沿黄区域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沿黄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废弃地植被修复和绿化美化,使其与沿黄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大黄河河道内建筑垃圾的清理力度,消除河道安全隐患;建立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加大对沿黄区域非法采砂等行为的巡查和综合整治。四是完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在省级层面成立沿黄公路管理协调办公室,对沿黄公路规划、建设、管护等进行统一管理,为4市13县划定责任范围、确定权利义务清单;实施沿黄公路景观整体提升规划工程,加快完善沿黄公路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