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导报》专访裴成荣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城市经济导报》专访裴成荣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1-11-16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访问量:2818次  分享到:

  近日,《城市经济导报》采访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研究员,采访内容以“城镇化需要把握好节奏”为题,刊登在该报11月14日A6版。详细内容如下: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
城镇化需要把握好节奏

  文/本报记者 殷高峰 实习生 王雪梅 图/李强

  城市经济导报(下称“城经报”):通过陕西此次出台的规划可以看出,未来五年陕西将进入一个加速城镇化时期,作为一个学者,你觉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裴成荣:在加速城镇化发展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从大的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城镇化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工业化能够承载城市化,它是一个相互驱动的过程。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把大量不具备条件的农民变成城镇人口,这样即使让他们变成城镇人口也不是市民。他们无法在城市立足,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原来的生活,所以还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来发展。

  二是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节奏。现在普遍出现一些问题就是,一些地区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便超前地大规模征用土地,在征下来以后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发展,很多土地放置几年都不用。

  这就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对老百姓的伤害很大。因为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农民就无法就业,甚至有些农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到了破坏。许多人背井离乡去很远的地方租房子,一些孩子上学成了问题,老年人也面临着就医等生活问题。

  所以要把握好城镇化速度,在城镇化的总量目标的前提下分量控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特点来安排好,把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好,做一个细化的安排。

  城经报:你刚才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促动的,但陕西的三大区域,陕南、陕北和关中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对陕西未来的城镇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裴成荣: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历史的差异,陕西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存在较大差距。从去年陕西三大区域GDP总量发展情况看,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还将长期存在。而这些由于经济基础、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层次、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差异,必将对全省的城镇化带来制约。

  而且,这三个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陕北工业化水平高,但是产业结构的重型化,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陕南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工业化进程发展较慢,目前尚未完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仍需较长期的努力;

  关中地区工业水平较高,但只有西安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关中其他城市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比重。

  由于陕西工业化层次低,缺乏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及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对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业带动和就业牵引能力不强,吸纳就业的空间有限,使得陕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同时,随着城镇数量的逐步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经济的迅速增长,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冲突也日趋严重。

  关中地区城镇发展面临着缺水和用地紧张问题;陕南秦巴山地城镇发展面临建设用地紧缺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陕北黄土高原尤其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受到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制约。

  此外,陕西是历史文化大省,文物保护任务繁重,这些都对陕西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挑战。

  《城市经济导报》A5版   2011年11月14日

提速城镇化

  正在快速工业化的陕西已经了开始了城镇化的探索和突围。

  日前,《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已经正式对外发布。据悉,此次将以30个重点示范镇的建设为切入点,探索陕西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时下,稳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专家表示,目前陕西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国家的政策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陕西的城镇化发展。”

  基础:经济高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快速推进城镇化已经被许多地方政府看做是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手。陕西不少学者亦表示,“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将是陕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必须清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能力与水平。”陕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说。

  2010年,陕西全省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44%,城镇化率达到45.7%。

  据预测,“十二五”期间,陕西经济总量将在万亿元台阶上实现新的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将突破50%。

  “根据国际经验及相关理论,陕西省已进入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西安朝华管理研究院院长单元庄说。

  裴成荣预计,这种态势将持续5—10年,“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较好的经济积累,奠定了陕西城镇化的基础。”她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之前,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突破3000美元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将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超过50%。

 
 目前,陕西正在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经济强省转变,由工业高速增长向服务业快速增长转变,并出现了一些工业化后期的产业特征,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二三一”型产业结构。“陕西的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部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裴成荣说。

  在她看来,“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一、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国家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大规模投资,促进了以高速公路、农村路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促使陕西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十一五”期间,陕西与全国城镇化率差距逐年缩小,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5.7%,与全国的差距缩小到3.8个百分点。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为陕西的快速城镇化提供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裴成荣说。

  ………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推手。”裴成荣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目前的一个大背景,“通过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同时具备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

  (链接: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1/11/14/20111114112812_0.html

  《城市经济导报》A15版  2011年11月14日

新背景新机遇新形势陕西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陕西的发展速度很快。陕西的能源化工和沿海地区的产业是互补的,沿海发展越快,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陕西等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的能源化工产业也符合国家对西部的要求和布局。

  迈入万亿俱乐部,站在新起点上的陕西,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背景下,在“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在国家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陕西该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建设西部强省”?2011陕西经济论坛给出了答案。

  2011年11月5日,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和当代陕西研究会共同举办了“破解发展难题,建设西部强省”2011陕西经济论坛,几十位来自陕西各地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陕西发展。

  区域篇陕西发展“无难题”

  “陕西发展没有难题。”站在演讲台上,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的第一句话,吸引了所有参会者的目光。

  作为研究区域经济方面的专家,张宝通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这些建议也为陕西破解了许多发展难题。

  接着,张宝通作出了解释:“陕西已经在国家战略层面获得了诸多的支持,所以说陕西不存在难题。接下来陕西要大胆地探索,一步步执行国家的战略思想。”他说的“国家战略意图”包含: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的新部署,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四大基地的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在张宝通看来,这四大基地简直是为陕西量身打造的。“关中布局装备制造和新型战略产业,陕北布局能源和资源深加工。”

  “事实上,四大基地的建设就是西部产业的一个转型升级过程。”西安朝华管理研究院院长单元庄表示,“陕西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工业化时期。目前东部的产业正在向西部转移,陕西在承接西部产业转移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目前的产业现状、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

  据了解,陕甘宁地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张宝通指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在西部布局的四大基地中,陕甘宁刚好落实前两大基地。陕甘宁在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同时,又为东部发展提供能源支撑。陕甘宁地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一起领衔大西北,从而推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张宝通建议,陕西还可以争取把陕南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这样一来,陕西的关中、陕北和陕南三个区域都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富民推动陕西“三个上台阶”

  陕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陕西要在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三个上台阶”,争取进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行列的战略目标。

  “如何上台阶?我们必须把陕西放置在大背景、大环境里去考量。”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说。在她看来,未来10—15年,陕西有条件也有可能进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十二五’是陕西实现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方式、确立民富优先、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重要转型期。”

  对于陕西的三大经济板块的发展,裴成荣认为,应调动和保护各方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引导,促进三大经济区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联动协调的发展新格局。在同外部合作方面,应加强区域全面合作,把国际开放与国内开放相结合、开放市内市场与拓展市外市场相结合、促进公平竞争与完善优惠政策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合理流动的开放新格局。

  “坚持民富优先,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裴成荣说,这是陕西实现“三个上台阶”的重要推手,“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以全面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为目标,在富民问题上谋求更大突破,通过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工程,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

  对此,她建言,谋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实现经济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的转变,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分好蛋糕”和“共享蛋糕”,为进一步“做大蛋糕”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有效缓解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力推进社会保障的健全与完善。

  “从目前的发展大背景看,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裴成荣说,陕西目前整体经济发展处于重化工业阶段,无论是“跨越式发展”还是“弯道超车”,根据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重化工业阶段只能压缩而无法超越,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只能采取疏导的办法加以解决,也就是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资源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她认为必须把污染减排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要在继续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的同时,坚持把污染减排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起来,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使转变发展方式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有序推进。”同时,要把环保科技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把环保产业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

  ………

  (链接: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1/11/15/20111115034558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