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华商报》采访李巾副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华商报》采访李巾副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7599次  分享到:

《陕西日报》 2022-05-29

纾解“看不清”的“夕阳焦虑”

时光赠予我们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见识,但也在一天天“剥夺”我们身体的活力——终有一天,大家都会老去。上了年纪,视力一天不如一天,面对那些又小又密但又不得不看的字,“看不清”造成了很多老年人的焦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9.12万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如何让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无法绕开的现实话题。

为满足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护老爱老举措,从城市公园到街头广场,从服务门诊到公共设施,可喜的变化随处可见。然而,老年人的世界对接新时代,涉及生活中的无数个点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在“油盐酱醋茶”中“迷路”

“唉……”5月17日下午,站在西安市雁塔路某家超市明亮的灯光下,面对眼前摆放的品牌各异的调味品瓶子,62岁的张梅长叹了一口气。

10分钟的时间,张梅还没完成她购物清单上的第一项——酱油。

“上了年纪后,我这视力一天不如一天。你看这瓶子上的字太小又密,看起来很费事,看久了眼就花。”张梅说着,重新举起放大镜,对准手中的一瓶酱油,费力地查看瓶身上的配料表。

张梅无奈地说:“人老了,事儿还多。现在买食品,除了看保质期、生产日期外,还得考虑健康,我一般都要看看配料表。比如酱油,我女儿告诉我要注意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让我买钠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的。所以每次到超市购物,我都要带上放大镜。”

“看不清”,并非张梅一个人的苦恼。

“还能咋办,要么多花点时间自己慢慢辨认,要么就问人呗!”年过七旬的付学峰在超市购物时,也常常遇到看不清商品标签的情况。他尝试将拿着商品的手臂尽量伸长,眯缝着眼睛,使劲辨认标签上的字迹,但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几分钟后,看到有工作人员路过,他赶紧“求助”:“姑娘,能帮我看看这瓶芝麻酱的生产日期吗?”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付学峰总算买到了想要的商品,他轻声感叹:“老了,不中用了。不过,要是字儿再稍微大一些、明显一些,也不至于每次都麻烦别人。”

“经常会有老年人拿着商品向我们询问。生产日期、保质期是问得最多的,也有老年人让我帮他们读读商品外包装上的配料表。”超市工作人员李薇告诉记者。

“这瓶子上写着‘生产日期见喷码’,可这‘喷码’到底在哪儿啊?”记者在超市转了几圈,又看到一位老人拿着一瓶香油一边嘀咕,一边翻来覆去地找寻着。凑近看,记者发现该商品的说明几乎是“隐身”的。在瓶子上的装饰和花纹间经过一番仔细“探索”后,终于在瓶盖一侧找到了生产日期。可由于使用了激光喷码的方式,生产日期的字体颜色与包装背景图案颜色相当接近,必须找准角度才能辨清具体日期内容。

现实中,这样难辨“真容”的标识并非个例。

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市部分超市,查看了酱油、醋、芝麻酱、牛奶、酸奶、巧克力、儿童小食品等30多类商品的标签,发现确实有部分商品存在标签难以辨认的问题。有的生产日期既难找又难认,有的配料成分字体袖珍且与外包装颜色相近,部分捆绑促销商品甚至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藏”了起来……

记者还发现有一些商品的生产日期虽然好辨认,但标注位置宽泛、随意——见包装正面、见包装背面、见包装底部、见瓶身、见喷码……在这样含糊的描述指引下,消费者寻找起来很费时间,需要翻来覆去仔细寻找。

试想,这种年轻人找起来都略显吃力的标识,对视力退化的老年人来说,想要看清,得有多困难!

标识字迹过小、过密的商品,增加了让老年人辨认清楚的难度。一些老年人为了看清商品上的说明文字,出门购物时不得不带上放大镜或老花镜。

除为了美观或材料限制等原因外,记者发现,食品标签玩“隐身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排除有少数商家故意为之——用不显眼的标注降低消费者对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注意力,从而让临期食品、含有不健康成分的产品蒙混过关、正常销售。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食品标识应当清楚、明显、持久,易于辨认和识别;标注的文字和标志颜色,应当与背景颜色对比明显;食品标识中强制标注内容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应当显著标注,可以印制在白底色的包装面上;采用激光蚀刻方式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的,文字应当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3毫米。

“活了大半辈子了,谁愿意在‘油盐酱醋茶’中‘迷路’啊。”大多数接受采访的老年人表示,他们希望这一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也希望其他商品的标识也在字号、颜色、辨识度上对老年人更“友好”一些。

■ 药品说明书成了“绊脚石”

“闺女,麻烦你帮我看看这药每天吃几次,每次吃几粒。药盒上写着‘用法用量详见说明书’,可说明书上的字实在太小了,而且十几页内容,我拿放大镜找了半天,实在找不到。”5月18日,在西安市碑林区安西街怡康大药房,74岁的李书华拿着一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向药店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药品是特殊商品,有严格的生产和审批标准,说明书内容涉及用法用量、适应症状、药理说明、注意事项等方方面面,写得详细且专业性很强,但是又需要配合包装,所以说明书的字体一般特别小也特别密。”药店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对视力正常的年轻人来说,药品说明书上的小字对其阅读或许没有多大影响,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要看清说明书上的文字就成奢望了。原本对药品使用具有指导作用的说明书,竟成了老年人吃药的最大障碍。

家住西安市未央区西核公司渭滨小区的金淑凤老人,今年76岁,几乎每天都要服用降压药,加上免疫力差,家里常年备着各类药品。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经常服用的一些药品的药盒和说明书。记者看到,有的说明书被折叠成好多层塞在小小的药盒里,光抽出来都很费劲。

“你看,这个说明书的字看起来太费劲了。这不,孩子还专门给我买了一个放大镜。但是,好多说明书密密麻麻好几页内容,就算借助放大镜,我也未必能在一堆文字中找出想要的信息。”老人拿着一个放大镜苦笑。

金淑凤老人告诉记者,对于经常服用的药,她勉强能记住用法用量,但是对于不常用的药,就只能到附近的药店去问。现在许多药品名称是外语读音的直译,仅看药名看不出治什么病,而且好多药名很容易混淆。

“我奶奶经常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她看药品说明书,但即便这样,之前老人还是因为吃错药进了一次医院。”家住西咸新区的谭文告诉记者,虽然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告知药品用量等注意事项,但时间一久老人就记不准确,还得在说明书的指导下用药,但往往说明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老人自身和家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看不清说明书上的字,不少老年人表示,他们很少看药品说明书,需要吃的药,会请医生或子女在药盒上标注好用量、次数等,至于药品的禁忌、注意事项等,他们一般不太会去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怡康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众信医药超市等多家药店。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关于药品说明书字号太小、难以看清的问题,很多老年人都曾经向药店反映过,也经常会有老年人来店里咨询一些药品的用法用量等事项。为此,药店基本都配有老花镜、放大镜等用品,方便老年人阅读,药店工作人员也会根据老年人需要,为他们写上药品的用法用量。

“有的说明书上的字连我们看起来都费劲,更别说老年人了。希望药企在药盒上印一个电子说明书的二维码,最好是用微信扫了之后还能语音播报的那种,可以最大程度方便老年人。”安西街怡康大药房工作人员李婷告诉记者。

药品说明书的字号为什么不做得大一些方便阅读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医药企业的业内人士。

该业内人士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说明书需要详细标注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以及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有些药企为了控制成本,把药品包装盒做得很小,但为了把内容写全,就只能“牺牲”字号。这也就是一些药品说明书字号很小的原因所在。

客观来说,药品说明书内容全面详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并不等于药品说明书就不能做出人性化的改变。商家应在人性化和适老化方面多下功夫,为老年人多提供一份方便,这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

■ 让“银发生活”更有品质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何让老人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关系亿万老年人的幸福安康,关系千万家庭的和睦美满,也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巾表示,近年来,各地已经推出很多适老化服务、助老化措施,为老年群体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一些基本生活公共服务方面,老年人还是面临诸多不便。如超市商品生产日期、配料表等,老年人不太容易看清;一些药品的说明书也因字体太小,导致老年人无法看清楚……类似的问题比较普遍,这使老年群体在食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和隐患。

李巾分析,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从生产主体来看,技术设计的人群偏好一般都是针对普通群体,而非老年群体,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被忽略;从销售主体看,在互联网技术赋能背景下,为节约成本,许多企业的线下服务人员被缩减或取代。但事实上,商超、药店等场所老年人日益成为线下购买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传统服务场景中,还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阅读障碍问题;社会虽然对老年群体日益关照,一直在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适老服务产品供给,但老年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适老性不足,在契合老年群体细节方面的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

“老龄社会正加速向我们走来。面对‘银发浪潮’,如何让夕阳生活更有品质,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现实关切。”李巾表示,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下,企业、社会等服务机构适老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微观层面的便民、为老服务也应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相关场所可以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设置智能扫码语音阅读等贴心服务,帮助老年人便捷识读商品信息,提高信息辨识度。在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为老年群体提供获取生活服务的公平环境,才能保障老年群体享用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纾解老年人的“夕阳焦虑”,让“银发族”不失尊严和优雅地生活,是对老年群体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对全社会的普遍关怀。


《华商报》 2022-06-30

“西引力”持续释放 西安凭什么?

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是增强城市人口流入吸引力的关键。25年间,西安以“西安欢迎你”“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姿态迎接四方人才。据统计,整个“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西安常住人口由2015年的988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296万人,年均增量达60余万人。2021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含西咸共管区)1300多万人。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印证着持续释放的“西引力”。
  20余年间
  西安户籍制度多次改革

2000年到2010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105.64万人;2010年到2020年增加448.51万人。西安有经济、区位、人文等资源优势,但人口持续增长更与20余年间西安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息息相关。

起源于1950年代、最初为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制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普遍低于常住人口,影响非户籍人口的各类生活保障。促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旨在推动城市常住人口落户,提髙城镇化质量。

2000年至今,西安市户籍制度有三次较大变革。2001年,全国正式取消粮油关系制度,西安的城市人口落户基本采取登记的方式。

2006年2月,西安市发布《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借鉴部分大城市发展提出户籍准入制度,外来人口需通过人才引进、投资纳税、本市购房等方式落户西安,且不同落户形式对家庭落户也有不同程度限制,例如配偶、未婚子女等的随迁落户往往门槛更高。

2016年2月,《西安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落实国务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对户口迁移、人口管理等提出新政策,同时提出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和居住证制度作为落户和保障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

随着城市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人口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发展资本,2017年1月,西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吸引人才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意见》,3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这一被市民称为“西安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接近零门槛落户,同时出台大力度人才扶持政策。当年常住人口增量达到104万人。

2018年末,西安常住人口总量突破千万,此后三年(2018-2020年)时间,西安常住人口增量保持着较为稳定且相对高速的增长。

真金白银留住、培育、引进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红利”不单指向人口规模,更指向通过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本积累形成的“人才红利”,这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增长。

2022年6月,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搜索“人才”,弹出相关搜索3986条,其中有189份市政府发布的正式文件,足见西安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

早在2003年3月,西安市就正式实施人才强市战略。2004年3月20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再次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确定要将人才强市战略的高效实施作为推动西安市发展主要驱动力,积极抢占西部人才制高点。

从2017年开始,西安市更是在日渐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表现抢眼。2017年5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3条人才新政举措,计划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2017年11月,西安市成立“招才引智委员会”,发布《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三条措施》,宣布升级版人才引进政策,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购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园)、医疗保障,甚至在提供旅游服务方面都给出了优惠待遇。

2018年5月,市招才委有关要求,西安市人社局、财政局制定印发《西安市进一步加快人才汇聚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十三条措施”),用各种“真金白银”帮西安引进并留住人才,包括设立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奖”、西安高校“留才奖”、大学生创业补贴奖、灵活就业补贴等政策。也有向大型企业下放高、中级职称和高、中级技能人才评审权,将公务员、文化创意人员、自由从业者等更多领域人才纳入DE人才分类认定范围,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取得证书获得补贴等培养人才的政策。

更有高水平大学硕士“免笔试”招聘,提高安居补助费,放宽外国人才准入条件,创建外国人才工作补贴制度,聘请知名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知名高校校友担任“西安招才大使”“校园引才特使”等吸引人才的政策。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集科创人才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秦创原在西咸新区创立,从创立初,该平台就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人才聚集上打造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

通过参与秦创原建设,西安可聚集科创人才形成新的城市创新集群。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李巾看来,“近期,西安都市圈的批复,实质是期望提高西安城市影响力,辐射带动都市圈内1800多万常住人口区域的均衡发展。以西咸一体化的力量带动西安都市圈发展,从而推动关中平原城市圈发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聚集科创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从这个层面上看,未来生态环境良好、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产业布局优化、科技智能创新的城市开发区,或许成为吸纳新增人口的重要区域。因势利导将过度集中在主城区的人口向外圈层疏散,从更普遍的人口发展角度布局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西安也在相关实施方案中明确将在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

2022年5月,西安市高新区针对秦创原发布“人才新政”,包括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比如,面向全球实施“百万人才计划”,用3年时间支持用人单位在光电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分层次引进12000名硬科技创新人才,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00万名,集聚各类人才载体超过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新区在顶尖人才招引方面,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支持,同时以创建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争取人才优先购房等试点政策;在紧缺人才招引方面,定期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等人才需求目录,精准引才;每年遴选20个破解“卡脖子”技术的科研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等。还将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给予每个项目最高10万元支持,同时进一步提升硕博人才租房补贴;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并给予设站奖励,进站博士后可享受生活补贴等。
   李巾认为:“强化人口流入,吸引人才持续为城市注入正向循环活力;更重要的长远任务是留住人才,从抢人大战落户到留住人才,从降低落户门槛到住房政策优惠、扶助创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各种人才利好政策,从吸引人口的绝对数量,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因为,西安未来发展需要不断丰富产业结构、改善公共服务、科学城市管理,更多就业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
  发展经济
  推动人才红利进一步释放

人口流入意味着发展、就业、消费。

从2015年到2019年,西安常住出生人口数量由8.8万人增加到12.45万人。李巾认为,这一方面是国家二孩政策调整变化的激励;另一方面,西安市宽松的户籍政策使得青年落户人口增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安市近10年新增448.51万人口中,15-59岁劳动力人口224万,占到新增劳动力人口的50%,排名新一线城市首位。新增劳动力人口中约150万是外来人口,占到了2/3。同时,人口平均年龄37.1岁,低于全国平均1.7岁;18岁至59岁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0岁和65岁以上占比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达30999人;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年。整体而言,西安市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学历人口、以及高学历人才占比和增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认为:“就西安来说,过去一段时间,受益于陕西省、西安市一系列政策,如落户政策、人才政策等,西安市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收获人口红利。而且,得益于西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西安市人力资本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未来人才红利是推动西安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引才方面,西安市已经颁布多项具体措施,未来还要更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尤其是人才住房、配套教育和医疗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西安市要发展经济,提升收入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达到人口、人才和城市的相互促进和高质量发展。”
  政策吸引人才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西安高质量发展

诚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安并无更多得天独厚的引才优势。因此,除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才各方面待遇的同时,西安通过给予用人单位充分自主权,为人才营造成长的自由空间等政策优势,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

2014年,马伟放弃留美和沿海多所高校伸出的橄榄枝,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在学校资金支持下组建有机光电子材料实验室。他说:“尽管在交大从零做起,但交大给我充分学术自主权,比如直接从海内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等。”

2015年,龙晓平离开工作多年的广州来到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工作,他也是看重学校给予的充分学术自主权。他说:“刚到西安,学校就提供了5年100万元的生活补贴,帮我申请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还允许我根据兴趣确定研究方向,灵活自由的学术氛围非常难得。”

2016年,游历欧美多年的武汉人叶凯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我喜欢西安浑身散发的厚重历史味,喜欢西安人的热情好客;王树国校长支持我在交大成立‘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打破学科壁垒,有利于开展综合交叉研究,这种创新研究模式和体制机制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叶凯说。

2017年9月,留学德国的聂鹏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回国相关材料是我坐动车跑到领事馆走‘绿色通道’拿到的,算是我迫切归国的一个写照。待遇以及在西安学习工作十余年的爱人的召唤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交大和学院提供的大平台,让我能继续从事自己的专长健康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017年,留学加拿大的蓝田人贺力加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我是陕西人,我对家乡有感情,但回到西安、来到交大,肯定是结合自身作出的最优选择。出国才更爱国,离家才更想家,多伦多的月亮没有比西安的更圆,汉密尔的拌面没有西安的更燃,安大略湖的水没有比黑河水更甜。交大社会学学科带头人边燕杰教授的鼓励和前瞻性规划为我探索前沿问题提供了重要保证。我目前主要开展空间社会计算、社会治安治理方面的研究,希望用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为西安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应届硕士生龚丽鑫在西安市政府赴京举办的人才双选会上,选择西安作为未来奋斗生活的城市。她说:“从开始洽谈到敲定工作、拿到事业编制的岗位,我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感觉双方都很诚恳,很真心。未来我还将享受到人才公寓和人才补贴等。”

2020年,留学加拿大的辽宁沈阳人刘哲教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他说:“近年来,西安交大推出诸多引进选拔人才的新政策,西安市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是我综合考虑下的最佳选择。”

像他们这样来到西安、定居西安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感谢他们来到西安,感谢他们为西安的发展作出贡献。未来,他们将成为西安“西引力”的一部分,为西安招揽更多人才,一同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西安的高质量发展。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实习记者 杨芷瑶 摄影 邓小卫
  2009

我的西安,我的城,品质西安在百姓生活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公厕免费、公交五毛等,伴随着美好生活,华小萌也迎来了人生的大喜事,儿子小小萌出生了。外出采访、单位写稿,回家带娃,闲暇了在QQ里偷个菜成了他的日常……
  2010

郑西高铁开通,郑州至西安的距离由6小时压缩至2小时。爱凑热闹的华小萌带着一家人体验了一次现代化速度。从兵马俑到少林寺,逛完景点一天足够打个来回。这年,华小萌买车了,每逢节假日,带着家人到近郊旅游。但同时,他也有了堵车的烦恼。
  2020年
  抗疫『战损妆』

2020年魔幻开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虐,1月23日,武汉封城。那时的我们没料到,与新冠病毒的抗战会断断续续3年还没结束。中国人讲究春节团圆,但这一年春节,人们停下了回家的脚步、停下了走亲访友的冲动,电话里叮咛“做好防护”“别乱跑”“注意安全”代替了日常问候,家里年货比往年多了口罩、酒精、消毒液……

华商报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出报,用最大的声量传递战疫的信心,用最勇敢的行动报道一线的努力。海报风格的头版,一线的逆行英雄,背后是无数的支持者,是可以撼动天地的人民的力量。大大的“战疫”两个字上下两部分红与黑之间形成的地平线,是全民参与凝聚起的防护屏障;斑驳泛旧的效果,是字体的战损妆,也是抗疫艰辛的写照。华商报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蓄力、出力、凝聚战力。
  2021年
  筚路蓝缕至正当风华

从承载救亡之愿的红船到引领14亿人走向复兴的巨轮,中国共产党用百年答卷来回应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有太多词藻可以形容这百年的波澜壮阔,然得以概括的唯“信仰”二字。

是的,信仰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使命、也是力量,是基石、也是方向,是传承、更是未来。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赓续着红色基因,高擎红色旗帜,带领中国人民阔步向前,这信仰于百年中历久弥坚,而这百年也因着信仰熠熠生辉。所以我们将两者融为一体,一首《满江红·信仰》慷慨激昂,回望历程,更加从容坚定、信仰如磐。

从筚路蓝缕到正当风华,华商报亦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做时代的记录者、做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做为民生鼓呼的奔走者,我们始终从容坚定、勤力不怠,廿五载青春有为,为信仰再启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