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云 孔祥利: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刘立云 孔祥利: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发布时间:2024-01-08      作者:刘立云 孔祥利    来源:《西安日报》    访问量:4896次  分享到: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基本判断,提出了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并特别强调,“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我们增强信心和底气、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以自身发展的内生性、柔韧性,应对各种内外不确定性及风险挑战,取得不俗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具有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消费、投资、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作用逐步显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伴随市场需求升温,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回暖,微观主体信心增强,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2023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9万人,全国财政收入达187494亿元,同比增长8.1%。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恢复回稳,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与全国经济发展一样,2023年陕西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加速蓄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持续向好。一是农业生产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工业运行放缓,装备制造业持续增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1.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2023年1月至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二是服务业持续较快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1%,均保持较快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0.67亿元,同比增长3.1%,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基本生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三是外贸结构持续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2962.94亿元,同比下降17.3%。其中,出口1908.14亿元,下降14.6%;进口1054.81亿元,下降21.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53.33亿元。四是发挥秦创原辐射带动作用,支持300家企业牵头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154家。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

一是我们有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紧紧依靠人民,坚定信心,共克时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大制度创新,不断为发展注入新动力,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是我们有宏观经济调控与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科学把握并充分认识“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的施策之道,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积极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内外循环更加协调畅通。

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韧性和活力。当前,稳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促消费的市场刺激政策、保就业的民生保障政策,作用效能正在显现和释放,消费、投资、出口均有恢复,处于向好上升通道,以低碳节能环保为标志的绿色发展推动生产和消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实体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上述这些,将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及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提供广阔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但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准确把握“稳与进”“破与立”辩证关系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体现了对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立”和“破”两对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

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把经济发展稳在合理区间,巩固回升向好态势,充分保障就业民生,为“进”创造稳定发展环境;进是方向和动力,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通过经济结构、发展质量、重大改革等方面的“进”,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以畅通经济大循环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另一方面,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立”的是新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的新动能;“破”的是思想藩篱、制度禁锢和路径依赖,以及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其一,坚持立新破旧,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二,坚持先立后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关键要做好新旧发展模式和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未立先破、破而不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立”与“破”也不是简单的不破不立的关系,如果旧动能破的过早过大,不仅不会让新的动能马上立起来,还可能引起诸多问题与风险,甚至影响新动能的确立与运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着力落实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任务,有效应对和重点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内循环存在堵点等问题,同时兼顾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形成政策合力,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实现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刘立云,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祥利,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原文刊登在《西安日报》2024年01月08日第06版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