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希腊、埃及、土耳其考察有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赴希腊、埃及、土耳其考察有感
发布时间:2010-01-05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4101次  分享到:

  2009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考察团赴希腊、埃及、土耳其三国的学习考察活动,先后在雅典文化经贸交流协会、埃及博物馆、土耳其第七电视台,听取了文物与大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三个国家在文物与大遗址保护、旅游开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很多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文物遗址保护严格规范,展示讲究科学性。  
  雅典古城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但无论是世界知名的雅典卫城、宙斯神庙,还是卫城博物馆,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保护。通过开放专门的博物馆,详细介绍这些文物古迹的历史。将室外展示易遭损坏的雕刻、壁画等放在博物馆内加以精心呵护,这些博物馆或是半地下(如雅典卫城博物馆外边的走廊上,可以看到脚下被玻璃罩起来的卫城遗址),或是在文物古迹范围之外(雅典有各种博物馆40多个),总之不对遗址造成干扰。每处遗址都有明显的展示说明标牌,有清晰的参观线路标志,游客绝不允许触摸遗址,哪怕是一块石头也不行。全民的文物遗址保护意识特别强,在市内,我们可以看到到处是用围栏围起来的遗址,即使街角3平米的小遗址也一样用围栏围起来加以保护。
 
  2.改造遗址周边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希腊文物遗址众多,1832年希腊就有了保护古遗址的法令,1835年颁布了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法令,1975年颁布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20世纪80年代后,希腊法令规定城市规划中必须包括对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内容。现希腊全国有国家记录在册的保护遗址、保护建筑约40万处。在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政府不但对历史古迹本身严格保护,而且对遗址周围的环境也实施了严格的保护管理。首先是高度控制。登上雅典城最高处,俯瞰雅典全貌,可以说雅典全市的高层建筑并不多,卫城周围的建筑更是远低于卫城的山丘,这使得卫城明显地处于全城的主题地位。宙斯庙是雅典最大的神庙,有160根高大石柱,现只归位复原了部分石柱,但其遗址已全部清理,显示出宏大的规模和雄伟的气魄。其次,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对周围建筑的使用并不加限制。遗址周边有居住区,有商业街,内部设施都经过了改造,但外表仍保持着传统风貌,与遗址环境十分协调。如卫城入口前的一条商业街,底层全部为饭馆、酒吧、小商店,二至三层仍在住人。这里虽不是古希腊的风格,但建筑形式富有地方特色,全街格调统一,很受旅游者喜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待遗址周边房屋的处理方式,不是通过大拆大建方式重建,而是只将那些十分有碍观瞻的房屋拆除,对那些建筑高度、形式无大妨碍的建筑则予以保留。他们这种对文物保护实事求是的态度,减少了保护文物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3.重视文物价值挖掘,通过再利用实现有效保护。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曾先后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陆、拥有东西方文化历史的城市,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工商业中心。市内文物遗迹丰富多彩,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这个城市的考古公园、苏莱曼尼耶区、泽雷克区和城墙区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现在伊斯坦布尔有博物馆40多座、教堂20多座、清真寺450多座。据导游介绍,伊斯坦布尔文物遗址很多,为了调动全社会保护文物古迹,伊斯坦布尔政府采取了文物再利用的方式,让学校、医院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期下,作为办公用房加以使用,将文物保护的责任分解到文物以外部门承担,使文物在利用中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同时也缓解了政府文物保护的压力。这种通过文物再利用保护文物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鼓励公民参与文物保护,推进文物单位管理制度改革。
  希腊文物众多,博物馆众多,但大部分为私人博物馆。通过私人博物馆的收藏来保护文物是希腊文物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参观的贝纳基博物馆就是一个私人博物馆,藏品全部为个人民间收藏,包括了希腊从古代、罗马时代到拜占庭时代、现代国家创立一直到小亚细亚溃败等各个时代的各类藏品,从整体上展现了希腊文化的发展过程。类似的私人博物馆在希腊很多。这些博物馆的经费主要靠门票收入、馆内经营、民间捐赠维持,政府只给予少量的资助。埃及作为一个文物大国,博物馆也很多,但基本都是国有。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但无论是希腊博物馆还是埃及博物馆,都有对中小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免票制度,承担着文物保护、文物知识普及与宣传的责任与义务。
 
  5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
  希腊、埃及、土耳其三国,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文物遗址丰富,旅游业都是这三个国家的主导产业,但在发展思路、发展政策上则各不相同。希腊目前旅游业收入已占本国GDP25%以上,是希腊的主导产业之一,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旅游业发展势头非常好。但为了保护本国的旅游业,希腊政府对进入旅游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如外国人在希腊注册旅游公司时,希腊本地人必须拥有50%的股份才能予以注册登记,私人不能购买9座以上的面包车,对宾馆酒店建设进行限制。政府设置这些门槛除了限制旅游业的过度竞争外,主要是为了保护希腊遗址,减轻城市建设与大量游客进入而带来的城市压力,防止对文物遗址的破坏。土耳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1987年开始申请加入欧盟,1999年获得候选国资格,2014年将通过最后的入盟审查,目前已与欧盟实现关税同盟,加入欧盟是其既定战略目标。伊斯坦布尔三面环海,文物古迹众多,环境优美。但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尤其是国外游客市场的开拓方面,不温不火,甚至感觉有点低调。据导游介绍,伊斯坦布尔旅游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选择性很强。尤其是在2014年土耳其加入欧盟以前,政府没有大规模发展旅游业的计划,而是有选择、有节奏地逐步发展。
 
  
  6.加强文物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00万平方公里,96%为沙漠。现有人口8000万,集中分布于尼罗河两岸。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的金字塔、尼罗河、木乃伊和数不清的古代宝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埃及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堪重负”。埃及博物馆游客拥挤,文物管理松懈。金字塔风化严重,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景区垃圾遍地,无人打扫;庞贝柱遗址上,游客随意行走,无人管理。我们考察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是金字塔景区,还是开罗市内的街巷,到处可见白色垃圾,固体废弃物堆积现象十分普遍。除生活垃圾外,在开发区周围的沙漠地区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此外,大量的旅游大巴、中巴车穿梭于景区及遗址区,尾气污染十分严重。尼罗河靠近码头附近大量固体废弃物和漂浮物,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已经出现。此外,大多数景区指示牌设置很少,旅游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人员严重短缺。这些都表明埃及旅游已经严重“超载”。如何认识旅游区的独特价值,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自然遗产,使之能可持续性地开发利用,已成为埃及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分阶段、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开展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已经成为埃及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但愿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裴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