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的中国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抗震救灾的中国经验
发布时间:2010-04-30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3445次  分享到:

  2010年4月14日,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缅怀的日子,一场突发的青海玉树地震夺去了上千条生命,营救过程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场悲剧会随时间慢慢谢幕,但国家快速反应,资源及时调配,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历史经验却注定会为后人留下一笔可观的治理灾害的“财富”。

  一、灾害治理成为全球共同议题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突发和频发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后果及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灾害呈现跨区域化。即很多时候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跨区域的,会将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一起卷进厄运中。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切皆表明需要全球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应战。其次,灾害影响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正如吉登斯所描述的“社会化的自然风险”,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远不止掠夺生命,同时还在摧毁经济增长,阻碍社会发展。最近发生的冰岛火山灰覆盖欧洲上空事件,导致欧洲各国航班停飞,游客思乡难返,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堂经济社会大课。再次,灾害具有内在相似性。在国际范围内推动治理灾害经验的分享,使其形成常规化、规范化的交流体系,是推进全球灾害治理的关键一环。虽然各国在经济社会条件、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并不妨碍彼此交流治理灾害的经验。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灾害治理这一议题,交流灾害治理的信息和经验,有利于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升世界各国的发展能力。

  二、治理灾害经验增添中国元素

  要应对日益复杂条件下自然灾害的发生,就需要从多元化的视角切入构建灾害治理的经验,充分汲取各国治理灾害的有益做法。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具体来说,中国治理经验呈现出“有理念、有体系、有运转、有参与、有发展”的内在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抗震救灾行动的始终。国家领导人压缩行程、推迟访问,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看望灾区人民群众,表达关切之情,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各类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员都在努力地实践着“生命第一”的社会价值观。二是快速反应的国家体系,充分保障了抗震救灾行动的迅速展开。国家紧急动员,实施救灾应急一级响应,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投入到拯救行动中,争取时间缓解灾情、挽救生命,而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高速推进更成为其鲜明特点。三是救灾资源调配高效,有力地推动了抗震救灾行动。从资源储备、组织调配到紧急运送,各项环节的高效充分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快速有序开展。四是国家力量主导,社会参与互助,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兄弟省市支援,大批志愿者投入救灾工作,单位或个人自愿捐款,皆表明国家—社会共同体作用突出,加快了灾区的经济社会建设进程,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动员、社会互助的治理地震灾害模式逐渐形成,延续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中国优良传统。五是执行有序、系统的灾后恢复重建行动,积极完成抗震救灾的后续工作。一方面把恢复当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前提工作来做,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积极应对,形成灾后治理的系统工程,全面保障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尹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