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中与陕甘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大关中与陕甘宁
发布时间:2011-07-20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762次  分享到: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要把关中—天水、成渝地区和北部湾三大战略高地建成对全国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在西部又布局了呼包银、兰西格、天山北坡和陕甘宁四个经济区,要将它们建成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带。这样,陕西就有了两个跨区域的经济区,即大关中与陕甘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西部建设四大基地,即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陕甘宁和大关中是这四大基地的最佳承载地,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主要在陕甘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主要在大关中。陕西应当抓住机遇,使大关中与陕甘宁互动发展,共同带动西部强省建设。

  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
    
  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总纲是“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它不仅指出了大关中发展的突破口是建设大西安,大关中的发展要有大西安的带动,而且指出了大关中的功能定位是引领大西北,明确了大关中的主要着力方向。
    
  建设大西安,就是要实现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都市区人口要超过1000万人,主城区面积要达到800平方公里。西咸新区的建设就是为西咸一体化打基础。实现西咸一体化不必将咸阳全部划归西安,现实的途径是将咸阳一分为三。将咸阳市区、泾阳、三原、礼泉和兴平划归西安,将西安建成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国际化大都市。1966—1971年,咸阳市区就归西安管。将泾阳划归西安,可使西安名正言顺成为大地原点所在地。三原是西安的北门户。礼泉是唐朝皇帝李世民昭陵所在地,将礼泉划归西安,还有利于泾河的治理。兴平的工业主要是国防科技,划归西安有利于产业整合。将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划归铜川,把铜川建成渭北的中心城市。铜川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将彬、长、旬、淳划归铜川,可为铜川注入新的血液,解决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不可持续的世界性难题。将渭北旱原的乾县永寿、关中川道的武功扶风、秦岭北麓的周至眉县划归杨凌,把杨凌建成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农科型中心城市,使杨凌由一个“实验区”真正成为一个“示范区”,带动关中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而杨凌、铜川和渭南还可以作为西安的卫星城市,与西安构成大西安都市圈,进一步加强西安的大都市地位。
    
  带动大关中,就是要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建设以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大关中城市群,除过西咸一体化、组建大西安和大西安都市圈、建设杨凌农科型中心城市和铜川渭北中心城市外,要把宝鸡建成大关中的副中心,建成陕甘川宁毗邻区的中心城市,建成陕西的名牌之都,承担西安向西辐射二传手的作用。把渭南建成关中东部的中心城市,承接西安向东辐射,带动关中东部发展。为加强东西部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还需要在关中东部建设三大门户城市:一要把华阴建成关中的东门户和秦晋豫毗邻区的中心城市;二要把韩城建成关中的东北门户和渭北东部秦晋毗邻区的中心城市;三要把商洛建成关中的东南门户和东秦岭地区的中心城市。争取将黄陵设市,纳入大关中,建成关中的北门户和中华民族的圣地城市。再加上甘肃的天水,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就形成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把大关中建成“一高地四基地”。要依托亚欧大陆桥,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作用,建设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努力发挥西安科教优势,创新科技体制,建设统筹科技资源的改革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西安为核心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发挥西安、杨凌科教优势,建设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东方人文之都西安为核心,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引领大西北,就是发挥西北首府西安和经济重心关中的龙头作用,引领包括内蒙古和西藏的大西北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内蒙古由中部划到西部,青藏铁路修通后西藏被纳入西北的经济版图,现在的西北是包括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西藏七省区的大西北。大西北占祖国版图的56%,占西部版图的80%,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布局的四大经济区呼包银、兰西格、天山北坡和陕甘宁全在大西北。大西北的发展仍然要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大西北有三条重要交通干线,一条是包(头)北(部湾)通道,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一条是陇海兰新线,是亚欧大陆桥;一条是青藏铁路,是现代唐蕃古道。这三条重要交通干线构成了一个面向东中部、立足大西北的“大”字,西安和关中处在龙头地位,其他经济区分布在“大”字形交通骨架上,可依托“大”字形交通骨架,引领大西北的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教育实力雄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较好。大西北地大物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与大西北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西安及关中引领着大西北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打造新龙头,引领陕甘宁,融入环渤海
    
  陕甘宁作为革命老区以延安为核心,成就了新中国。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区,应当打造新龙头,引领陕甘宁,融入环渤海。榆林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区位条件在陕甘宁经济区中是最强的,最有条件成为新龙头,引领陕甘宁,融入环渤海。
    
  打造新龙头,首先要加大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的力度,进一步增强榆林的经济实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西部建设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在煤炭资源开发上思想一定要解放,要突破传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现在全球正在兴起新能源革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新能源就会有重大技术突破,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就会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届时,煤炭资源就会贬值,就会由“黄金”变成“黄土”。现在全球都在发展低碳经济,都在谴责煤炭能源,因为煤让气候变暖,煤让空气污染,煤让资源枯竭,煤让生态破坏。在新能源革命没有完成之前,在全球还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之前,是煤炭能源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实施大资源、大布局、大转化、大产业战略,加大煤炭能源开发和转化的力度,把潜在的煤炭资源变成现实的经济效益,以支持非煤产业的发展,支持新能源的研发,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城镇化建设,为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接替产业和发展环境。中国不缺煤,中国缺的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在新能源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煤炭资源的生命周期会大大缩短。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要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打造新龙头,其次要大力发展都市产业,加快建设榆林中心城市。作为龙头城市不仅要经济实力强,还要发展都市产业,增强服务功能,由单一的能源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一要发展能化装备制造业,为能源化工基地提供配套装备和维修服务。二要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轻工业,为经济区提供生活消费品。三要发展物流商贸业,为经济区提供物流和商贸服务。四要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区提供技能型、适用型人才。要加快榆林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横山撤县设区,构建“一市两区”主城区格局;推进神木、靖边、绥德撤县设市,构建“一主三副”中心城市格局。要拉大城市骨架,将荒漠变城区。过去生产力低下,榆林是沙进人退,现在生产力提高了,可通过建开发区和城市小区,做到人进沙退,其治理荒漠的效果比退耕还林还草还好。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毗邻区的中心城市,使其具备龙头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规模。
    
  引领陕甘宁,第一要健全以榆林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整合陕甘宁经济区。为发挥榆林龙头城市对陕甘宁经济区的引领作用,必须建设榆林至陕甘宁经济区各城市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目前榆林至延安、铜川,榆林至吴忠、中卫、固原已有高速公路,但铁路还不健全,到庆阳、平凉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为此,必须修建包头经榆林、延安、铜川至西安的高速铁路,榆林经绥德、宜川、华阴至商洛的高速公路,榆林经绥德、子长至延安的高速公路,榆林经靖边、吴起、庆阳、平凉至宝鸡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把陕甘宁各城市与榆林连接起来,使榆林龙头城市能够带动陕甘宁经济区的发展。
    
  引领陕甘宁,第二要加快榆林发展方式转变,为陕甘宁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做好示范。为此,要加快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级步伐,建成以能源化工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在煤炭资源开发上,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先进方式,提高开采水平,降低地质破坏。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实现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载能工业特色化,煤油气盐综合循环利用。要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促进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转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引领陕甘宁经济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建设以榆林为龙头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融入环渤海,首先要打通与环渤海的交通联系。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未来最大的增长极。陕甘宁经济区是国家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其市场主要在环渤海等东部地区,其产品主要为大运量的煤炭及原材料,但目前陕甘宁经济区向东仅有青银高速、青兰高速、太中铁路和神华运煤专线,远不能满足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为使陕甘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建议修建银川经榆林、朔州至北京的高铁和高速公路,榆林至太原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神木经忻州至黄骅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兰州经固原、庆阳、延安至青岛的铁路,兰州经平凉、彬长、铜川至日照的铁路,使陕甘宁经济区直通沿海,走向开放。
    
  融入环渤海,其次要加强与环渤海的区域合作。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前景远大,是陕甘宁经济区的重要市场和信息、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来源。因此,要建立陕甘宁经济区与环渤海、京津冀、首都经济圈及华北地区的协作关系,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要争取构建泛渤海经济区,加强陕甘宁与环渤海之间的有机联系,定期召开相关省市间的区域合作会议,开展泛渤海经济区多方式的合作和产业对接。除做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外,要面向环渤海地区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产业。同时,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吸引环渤海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到陕甘宁落户发展,承接环渤海相关产业向陕甘宁经济区的转移。

  三、构建双极结构,加强区域互动,建设西部强省
    
  在计划经济时期,各省都是省会城市一城独大,都是单极结构。改革开放后,沿海各省得益于开放政策,都形成了双极结构。辽宁除过沈阳有大连,河北除过石家庄有唐山,山东除过济南有青岛,江苏除过南京有苏州,浙江除过杭州有宁波,福建除过福州有厦门,广东除过广州有深圳,因而都实现了跨越,都成了强省。陕西也可以形成双极结构,实现区域互动,成为西部强省。
    
  构建双极结构。“十一五”陕西提出关中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发展,但“十一五”五年关中在发展速度上从来没有率先。究其原因,是因为关中的产业结构和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是同构的,都是先进制造业,二者处于竞争状态。沿海起步早,沿海基础好,沿海开放条件优,沿海国家支持力度大,关中率先发展受到沿海挑战。同时,提出陕北重点建设能源化工基地,跨越发展,“十一五”陕北确实实现了跨越。陕北发展速度超过了关中,榆林工业增加值超过了西安,延安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宝鸡,能源化工增加值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榆林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西安的一半。因为陕北的产业结构与沿海是互补的,不竞争,沿海发展越快,对陕北的煤、油、气、电需求越大,不但卖得多,而且还要涨价,因而实现了跨越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安作为大关中的核心会率先创新发展,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榆林作为陕甘宁经济区的龙头会持续跨越发展,会成为陕甘宁蒙晋毗邻区的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会逼近西安,陕西会像沿海各省那样也形成双极结构。
    
  强区域互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在西部布局了四大基地,其中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主要在陕甘宁,要建成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主要在大关中,要建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体,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陕北是陕甘宁经济区的主体,榆林是陕甘宁经济区的龙头,这四大基地好像就是为陕西设计的一样。陕西应当按照国家布局,使两大经济区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动,互动发展。大关中要为陕甘宁提供技术、装备和人才,陕甘宁要为大关中提供能源、原材料和土地。为发挥西安和关中对陕甘宁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建设西安及关中到陕甘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一要修重庆经西安、榆林至包头的高铁,西安经庆阳至银川的高铁,西安至平凉的铁路,宝鸡至中卫的铁路复线,宝鸡经平凉、庆阳至榆林的铁路;二要修渭南华阴经宜川绥德至榆林的高速、咸阳经旬邑庆阳至银川的高速、宝鸡经庆阳至靖边榆林的高速、宝鸡经平凉至固原中卫的高速。陕北不仅有丰富的煤、油、气、盐等能源矿产资源,而且有更为丰富的黄土资源,陕西应当在陕北实施大规模造地战略。通过扩大基本农田面积,一方面与杨凌示范区合作,发展旱作现代农业;一方面全省统筹,为西安和关中的发展提供置换建设用地,解决工业化、城镇化最大的瓶颈制约,支持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建设西部强省。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西安和关中的发展描绘出诱人的图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又要把大关中建成对全国有影响的经济区,使西安和关中成为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地,成为率先创新发展的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带领陕西建设西部强省。但是仅靠西安和关中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榆林和陕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要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把陕甘宁建成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区,榆林和陕北是能源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的承载地,榆林作为陕甘宁经济区的新龙头,可带动陕北成为持续跨越发展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有了大关中和陕甘宁两个跨区域的经济区作依托,有了关中和陕北两个增长板块为主体,有了西安和榆林两个增长极带动,有了先进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两大基地作支撑,二者互动发展,陕西就能成为西部强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在西部规划了三条纵向大通道,一是包头经榆林、西安至广州的大通道,把西安、榆林推向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的位置;二是银川经宝鸡、重庆至北部湾的大通道,使重庆、宝鸡处于西部大开发第二阶梯的位置;三是兰州经成都至昆明的大通道,使成都处在在西部大开发第三阶梯上。陕西要依托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的优越区位,加快关中和陕北的发展,加大对陕南的支持力度,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建成西部强省。

  (此文是作者在第五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上作的专题发言。链接:http://szb.ylrb.com/html/ylrb/20110615/ylrb96010.html

相关链接

第五届大关中发展论坛

  第五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于2011年5月27日至28日在西安举行。这是由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等有关部门共同主办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发展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甘宁经济区互动发展”。
    
  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建设“陕甘宁经济区”,这是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后,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陕甘宁经济区的能源资源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科教、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资源互为补充,互动发展,将共同成为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促进《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出台,对陕西、甘肃、宁夏互动合作必将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推进陕甘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编制和实施,对于深化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构建国家能源、生态安全屏障,实现西部地区的繁荣、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来自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陕西省各市政府、重点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甘肃省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的固原市、吴忠市、中卫市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发改委、研究室、城市规划建设、交通、旅游、环保、农林业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负责人等百位嘉宾参加研讨。
    
  论坛主题: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甘宁经济区互动发展。围绕两个经济区互动发展问题,深入研究在资源禀赋、区域战略合作、产业互补、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甘宁经济区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宏观思路:立足大西安,带动大关中,振兴陕甘宁。大关中发展的突破口是建设大西安,大关中的发展要有大西安的带动,大关中的功能定位是引领大西北,明确了大关中的主要着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