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省”向“富民强省”转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从“强省”向“富民强省”转变
发布时间:2011-07-19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228次  分享到:

  陕西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但经济总量、城乡人均收入等在全国排序偏后,是典型的“科教大省、经济小省、收入穷省”。

  陕西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其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城乡二元上,更表现为整个经济结构是二元的。陕西的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基本上都是原部委所属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防科技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央所属的,其中不少是从东部发达省市迁过来的,这一点与浙江等地的企业大多是从地方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不同。陕西的产业先进的很先进,以航空、航天为代表;落后的很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居全国后列,先进和落后处在两个极端上。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在体制上是隔离的,产业链是断裂的,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实际上是两张皮。

  面对二元的经济结构,陕西试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来带动全省经济。虽然科技、教育、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抓得很有成效,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却没有被带动起来,老百姓收入依然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好,地方经济力量薄弱,因此经济总量就小,人均收入就低,就造成了科教是大省、经济是小省、收入是穷省的现象。

  上世纪50年代内地建设和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国家通过布局重点项目,迁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现代企业等措施,奠定了陕西科技教育和现代工业的基础,使陕西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发展。改革开放后,陕西又通过建设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发展。然而陕西二元经济结构的本质一直没有改变。

  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未来发展的结果和目标。对二元经济结构我们只能承认它,认识它,利用它,并采取适合它的二元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发挥先进部分的优势,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使其能尽量带动落后部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落后部分的发展,努力提升落后部分的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统筹兼顾,使落后部分发展起来了,与先进部分的差距缩小了,全面协调才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才能消除。

  西部大开发陕西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后来又完善为建设西部强省,除了经济强,还要科教强、文化强。十七大后,陕西省委提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重视全民创业和就业,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富民,使陕西的西部百强县由6个增加到11个,全国百强县由1个增加到3个,发展速度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陕西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经济排序由2007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1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26位上升到第1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28位上升到第27位。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富民强省”战略。只要一手抓强省,一手抓富民,变单腿跳、独轮车为两条腿走路、两个轮子跑,通过四个两手抓,即:一手抓自主创新,一手抓引进、学习、推广、应用;一手抓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的强省产业,一手抓劳动密集型的富民产业;一手抓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企业集团,一手抓民营中小企业;一手抓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一手抓县域经济的发展,富民强省的目标就会实现,科教大省就会成为经济强省、收入富省。

  (原文刊登在《经济日报》7月18日9版,作者系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宝通  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07/18/content_160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