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10-11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740次  分享到:

  20世纪80年代,随着航空航天、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科技的发展,世界开始变为一个通透的时空,没有任何遮盖。信息的同步、知识经济的产生,促使整个人类发展出现了全球的生态意识,宗教问题的全球化背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意义 

  “全球化”的思想源远流长,“世界大同”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传统里面都有,如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西方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观念等。中世纪欧洲在天主教影响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当代欧共体、欧盟的形成过程是对全球化的地域性解读。国际共运中的国际化观念,以及现在提出的地球村,也都基于全球化的重要思想。

  1944年,西方学者首先提出全球化的基本概念,最早表述是人文哲学概念。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是以“技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为条件,以“开放经济”、“开放社会”为基础的世界统一大市场。但经济全球化仅是全球化的一个层面,当前全球化蕴涵已逐渐扩展到法律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是一个多层面、发展的现实。

  二、全球范围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全世界人口约62亿,各种宗教信徒约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5%,不信教人数约12亿,中国目前大约有3亿信徒。 

  从世界各教信徒人数的分布情况来看,基督教拥有信徒2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34%,分布在世界2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天主教12亿,新教7亿,东正教3亿);位居第二的伊斯兰教徒有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信徒人数排第三的是印度教,有8亿信徒,而佛教信徒人数仅为3.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此外,各种新兴宗教在二十世纪开始崛起,目前至少有1.3亿信徒。

  2000年8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千年和平峰会上有这样一个会标,中间是联合国会标,周围有13种符号代表各种各样的宗教,有印度教、美洲印第安人的原住民宗教、在印度比较流行的锡克教、日本的神道教、犹太教、中国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耆那教、佛教,伊朗的古老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新兴宗教巴哈伊教、儒教等等,用象征符号的方式来涵括今天宗教存在着多元的态势。这些宗教绝大部分都对中国在不同层面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新教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于十九世纪,改革开放后,其影响逐渐显现,新教在中美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天主教对中国的影响跟新教不同,新教是分散的,教派林立,天主教在信仰上是大一统的,位于梵蒂冈的罗马教廷对全世界的天主教徒起着统帅作用。梵蒂冈只有0.44平方公里,却影响着全世界12亿天主教教徒。天主教与中国社会应该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联,虽然今天中国的教徒不是很多,但是在全世界天主教这种大一统的背景下中国的天主教如何发展,如何做到爱教爱国,值得思考。 

  东正教在东欧的发展是以俄罗斯为主,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小。1988年“罗斯受洗”千年纪念,使得东正教开始在前苏联复兴,2009年2月基里尔当选为俄罗斯正教的新牧首。关于东正教在中国的神职人员及信徒人数问题、东正教在中俄关系中的因素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中国宗教的历史理解及中国的社会政治关系 

  今天世界上政教关系主要有三种模式:政教合一、政教分离、政教协约,但这三种模式都不能准确地描述中国历史和今天的政教关系。中国的政教关系从古到今是“政主教从”。 

  关于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在今天的学术界分歧很大。认为儒教是宗教的,强调在中国历史上有国教,这个国教就是儒教。但在另外一些学者看来,中国历史上没有国教,儒教不是宗教。对于儒教的定位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官方神道设教,是一种国教的地位,这是传统上公认的观点。但现在一些学者则认为儒教是“礼失求诸野”的产物,是在民间生成的宗教。这些问题在今天还没有形成共识。 

  在中国历史中的政教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强调中国历史有着政教结合的悠久传统,这种结合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出现的“绝地天通”事件。 另一种认识不承认中国有国教传统,甚至认为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产生过宗教,“儒”不是宗教,所以谈不上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政教合一的政体,或者有国教的政教关系。因此,以政治为主、宗教为辅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

  政教关系是人类一直处于不断调适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对于处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中国社会亦不例外。所以,中国当代执政者特别强调要处理好政教关系,促进与宗教关系的和谐。这是今天中国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中国当代宗教也应该与其以往存在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当今天中国政治已相对稳定、人们的主要精力已转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时,宗教在中国的存在亦应“与时俱进”,即在政治的支持、帮助下“淡出”政治领域,回归宗教的本来、或最主要的社会定位,即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尤其为在社会变迁中没有稳定感、安全感、遭遇失败或获得成功却失去自我的人们提供精神需求和安慰。在此,宗教的社会活动应纳入法治管理、社会协调,而不再以政治审视、考量为主。

  四、当代中国宗教存在的状况  

  今天中国宗教存在三大板块。第一种是“护持”型的“核心”板块,这就是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第二种板块是在五大宗教之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教和教派,称之为“自发”型的“新生”板块。第三种就是出现了“模糊”型的“边缘”板块,即大众信仰、民间信仰、神灵崇拜、英雄及领袖崇拜等等。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宗教界的世俗化,尤其是是政治、社会、文化三个层面。中国宗教到底如何定位,中国社会在全球化趋势中如何处理宗教问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研究。

  五、中国宗教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未来,中国宗教的整合可能会出现一体多元、主次协调的状况。宗教发展的可能方向,一是有社会层面的服务参与,为中国社会作出贡献;二是在文化层面承上启下发扬光大;三是在信仰上返璞归真,保持纯洁。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宗教在意识形态及政治意向、在社会适应及法律服从、在现代社团定位及公共作用、在文化建设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中国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渐露头角,其意义和作用正被人们重新认识、重加评价。不可否认,由于当今开放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其社会作用的如何发挥也应基于其“处境化”的适应,以及相关社会氛围对其的要求和“引导”。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已不可能离开宗教的参与,中国社会看待宗教的眼神、对待宗教的态度,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在一个和谐社会的构造中,宗教与该社会的积极适应和良性互动,可以带来二者的“双赢”。

  (卓新平,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6月14日,卓新平研究员应邀来我院作“‘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专题学术报告,并受聘为我院特聘研究员。本文由宗教所丁锐中根据录音和课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