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动态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1-10-11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3700次  分享到:

  意识形态可分为“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借助统治阶级掌握的国家机器和宣传系统支持,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超过非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外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思想领域,必须给予重视。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产生了新的阶层,如职业经理人员、技术专家阶层和白领群体、“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等。作为各行业的领头人,这些阶层迅速发展,力量不断壮大,开始成为社会新生产力的代表。新兴社会阶层的具体利益与要求催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其影响力随着这些社会阶层力量的壮大而不断增长。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新变化
    
  目前,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现实存在和快速发展,是大多数新兴社会阶层产生和壮大的经济基础。随着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的推行,新兴社会阶层经济实力将会继续壮大,相应地,其利益和要求的表达——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3.部分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信仰缺失”的考验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发现,在部分尤其西部农村地区,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出现“信仰缺失”。有些地区甚至并存地下宗教、邪教势力、民间迷信、民族分裂势力,给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许多问题和挑战。农村“信仰缺失”的出现,是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薄弱、文化精神生活缺乏的表现,有可能成为产生社会新矛盾的土壤。

  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种种新动态和新变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从外部环境看,马克思主义面临时代主题转换和全球化发展的挑战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战争与革命而成为时代的新主题,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成为全球化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共赢取代了国与国对立。全球化尤其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人们对资本和有产者的认识,要求人们不是从阶级意识而是从人类共同的利益出发来思考、解决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面临着时代主题转换所带来的新的时代课题,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实力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强势压力,而且也受到互联网传播和网络扩展延伸的考验。

  2.从社会基础看,马克思主义受到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依存的经济和阶级基础受到根本性挑战。不仅体制转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依存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形成根本性挑战,思想观念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信仰带来冲击,而且未受益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排斥和不信任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构成威胁。

  3.从发展的内在动力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受到理论研究和宣传手段有效性不足的制约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巩固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和支撑。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理论研究不足有直接关系。如理论研究的不足,阻滞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宣传方式的误区,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外在形象;倡导者身体力行的缺失,造成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流失。而且,网络这一全球性文化传播媒介,以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封锁与时空边界,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对策

  1.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研究

  “能否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现实中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和冲击作出有力回应,是解答和消除人们思想中的各种疑惑,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理论研究上的不足致使对现实中针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冲击回应不力,进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面貌,难以消除现实社会人们的困惑和误解。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并积极着力在有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文本的马克思主义(原著)与条理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研究内容上予以加强,以期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水平,进而更好地阐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主流文化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除了夯实其阶级和经济基础,还应该着力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主流文化、创新本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弘扬主流文化就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优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同时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本土的区域的中华的文化,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扩大,我们的文化都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除此之外,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也离不开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得到发展,决不能离开世界,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夜郎自大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生吞活剥的全盘西化。

  3.不断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出路
    
  在全球化时代,经济不能在孤立中求发展,意识形态同样不能在封闭或守成中求发展。面对伴随新生社会阶层诞生和发展而不断壮大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应主动吸收、融合这些新兴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丰富和完善原有体系与内容,形成了一个能包容并体现新的社会阶层利益与要求的意识形态体系。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廓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与战斗力的根本出路。

  4.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
    
  某种意义上,阶级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都会有其专门的代言人,以论证政权存在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建立并发展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才队伍,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他们一方面可以驳斥、对抗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灌输、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意识形态阵地的制高点。培养、选拔一批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坚定的、稳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队伍,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最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5.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

  除了部分未受益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排斥和不信任,普通大众其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只是有时我们宣传方式的单一化、片面化和滞后化,宣传手段的无效性强化了大众的排斥。当前我们宣传中忽视了对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的丰富和体现,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表达时代的呼声;宣传本身也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对马克思主义反映人的本真、人文关怀等人们现实精神需要内容的关注较少,与现实生活的生动发展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此以来,我们试图让人们立体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但人们只看到了它立体中的一面,产生了平面化的效果。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全面开展,就必须着力实现宣传手段多样化、宣传内容贴近生活、宣传主体专业化以及宣传的客体要涉及面广。       

  (本文系作者在中央编译局来陕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