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08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283次  分享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曾在《筑就我们的国家》一书中认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在感情上有一种与自己国家休戚与共的认同,国家才能有所作为,这就是美国的精神家园——一种能展示美国道德精神,并且有着足够自尊和自豪的,寄托美国理想,能够激发国家活力,实现国家自我完善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一个重点问题,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关于陕西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思考。

  一、“精神家园”的内涵与陕西历史文化特色

  陕西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责任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多做贡献,但当前这一命题的实施还存在内涵界定和实际依托的难题。除了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概念梳理,实践中还要结合陕西特有历史文化提炼出具有陕西特色的精神价值,为建设陕西人共有精神家园设计可操性强的实现步骤,进而使陕西历史文化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接轨、融合。

  1.重新界定“精神家园”的内涵,弄清楚现阶段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号召的深层次原因。存在这样一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吗?是新建还是重建?可操作性有多大?需要多久?是阶段性任务还是世纪性或长期性工程?有完成的期限吗?怎样衡量建设的成效?等等,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性、纲要性问题,否则相关研究只能是在理论的原地转圈圈。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进而讨论陕西的精神家园是什么,才能使理论研究与具体区域、领域相结合,使研究成果具有可视性、可操作性。

  精神、精神家园、文化认同对于个人发展以及民族、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精神家园即人类生存和安身立命的根与归宿。国外对精神家园的研究主要有非宗教与宗教两条路径,且对于精神家园的理解多与文化认同、信仰及信念相关。非宗教路径主要是与文化相关的路径,认为精神的充溢与满足能使人们找到家园的感觉。如黑格尔在其《哲学史演讲录》中所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home)之感。”这里的家园其实就是精神家园,精神上的一种归属感与依恋感,思维上的一致与文化上的连贯。另一种路径则是宗教的,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展开,如研究亚裔美国人相关宗教问题的开山之作——《新精神家园:宗教与亚裔美国人》。

  2.如何结合陕西实际,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做出贡献。早在2006年,云南组织首届酒歌大赛,就将主题确定为“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提出要寻找准、守护好、巩固好民族文化的根。相类似的,结合陕西具体历史遗存或地域,讨论如何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便具有了实证与案例研究的特点。

  要研究“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首先就得理清“陕西历史文化”是什么意思?都包括哪些内容?其中哪些与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应该搞清楚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在哪里。如张岂之教授《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一文就曾指出,陕西在中华文化以及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特殊的历史重任,陕西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做好西安申报“文化遗产之都”以及系统整理文化典籍都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陕西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精神家园、民族认同的决定因素中,文化认同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及核心性的价值和地位。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陕西历史文化”及其核心精神进行盘点和挖掘,形成“陕西各界人士共有精神家园”,并使之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结合、相统一是实现陕西历史文化开发的关键和基础。大体而言,陕西拥有着以下“历史文化”:

  1.黄帝文化。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帝陵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经历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历史记载、神话传说、文物遗迹和祭祀活动等内容所构成的黄帝文化中积淀和凝结着丰厚渊深的精神价值内涵;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自古以来,对黄帝的历史探索和纪念总是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融为一体。

  赞美文明创造的人文价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价值、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理想价值、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价值是“黄帝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内容。这些精神是陕西、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必将激励全球华人奋发有为、保家建国。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2.十三朝古都文化。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周、秦、汉、隋、唐几个朝代均曾在陕西建都,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精华。陕西是周、秦王朝的发源地,关注周文化的意义,发掘周文化与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精神的构建、秦兵马俑与秦文化的深刻内涵,对梳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传承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实践中可以也针对上述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提炼其富有代表性的精神价值,从而丰富陕西历史文化的内涵。

  3.陕西“大遗址”建设。“大遗址”是近年来国家根据文化遗址的特征以及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陕西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文物资源中,大遗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等级高的特点。加大对陕西大遗址的保护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保护中华历史和文化符号,就是弘扬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

  三、陕西历史文化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弘扬中华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有“精神”,要从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不竭的精神动力;不但要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还要关注现实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张岂之《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基于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然是一项大工程,具有参与人群广泛、内容复杂、意义深远等特点,也必将是一个长效工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十七大提出“建设精神家园”是出于对现状的观察,是现实需要在理论层面的反应。但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建还是重建?可操作性有多大?需要多久?怎样衡量建设的成效?等等,都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课题必须解决的关键性、纲要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陕西历史文化,择取其中与民族精神家园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开拓性的价值。

  具体而言,即首先要摸清陕西历史文化中的精髓,采取分期、分类型、分领域的策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专项研究,提炼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而构建陕西人精神家园,并将其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其次,在讨论陕西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将陕西历史文化、陕西精神家园与中华文化、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结合,从而使陕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切实响应中央号召,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理论研究提供经验层面的充实素材。

  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国发展的形势下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必将为全国其他地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为早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