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俗文化的思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关于年俗文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2-22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6265次  分享到:

  中国传统的“过年”,之所以一代又一代地绵延传承,之所以牵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道德根基。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年节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性正在慢慢地被淡化和遗忘,无怪乎许多人抱怨“年味”愈来愈淡了。为此,揭示年俗文化所承载和折射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功能就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年俗文化所传承给我们的意蕴、信念、价值以及作用与影响究竟有哪些呢?

  一是增强亲族凝聚,稳定家庭“细胞”。春节具有鲜明的亲族凝聚功能。这从在外游子急急地搭车赶站回家,阖家守岁共享天伦之乐以及年节的种种习俗礼仪就足以看出。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趋同的文化背景下,亲族内部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因而更具凝聚力。毫无疑问,过年成为增强血缘亲族联系的一条纽带,它加深并巩固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属概念,使亲族关系不断地得以强化,从而在心理和道德观念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思亲之情是不忘故土、不忘父母、不忘根本的仁爱孝敬之情,其求学敬业、育子成才、耕读节俭、不落家声以及养老携幼、体恤手足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情感体现得十分浓烈。中国传统春节所激励和强化的这种恋家情愫的真挚、炽热、深厚与缠绵,在全世界众多民族中都是十分少见的,反映在文学作品和文化活动中,就有着浓浓的家族人伦色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牢固联结和稳定有助于社会道德与规范的延续与实施。应该说,春节是我国优良家风沿袭与传统美德承继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是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具有着向社会扩散与互动的良性因素及影响力。富含人情味的春节,给人际关系的梳理调整创造了一个十分轻松愉悦的氛围,它不但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年俗活动中,拉近了邻里、亲朋、同事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情感。与此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谅解和消除了一些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弥合了双方感情上的裂隙。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春节在客观上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浸透了很浓的“人情味”中,与他人共同分享节日快乐,加深“知遇”、“知音”、“知己”之感,既是心理上的一种慰籍,又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协调与诉求,与“以人为本”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一脉相承。

  三是强化社群意识,培养集体思想。春节活动中的舞狮、耍龙、踩高跷、划旱船、逛庙会、办灯展等,都是非常热闹的社会群体活动,这种群众广泛参与的十分壮观和热闹的场面无疑需要男女老少的协调、配合和行为动作的一致。参与者不论职位高低,家庭贫富,他的言行、仪表、待人接物都要以社群活动的有序、有礼和快乐为前提,这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集体思想和社群意识。由于社群团结与合作有助于人们集体观念的形成,因此,过年活动便成为单位、社区乃至一村一地整合集体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和方式,这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集体荣誉感极大地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

  四是传承优良美德,积淀文化元素。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长久积淀而形成的。“过年”亦累积着它独有的民族特性,构成了一系列有别于其它节日的文化元素。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所蕴涵和折射的无不是人们对美好的期盼,对丰收的喜悦,对幸福的渴望,对关系的调适和对邪恶的防范。比如扫舍除尘的迎新含意,贴春联的言志意蕴,吃年糕的期盼寓意,燃放爆竹的驱妖避邪以及祭祖、走亲戚等礼仪的种种讲究,它所含有的“崇新、求净、尽孝、团圆、祈福、联谊”等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与情结。总之,过年的内容与形式几乎都是人们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直接反映,是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集中体现。人们长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从而认知并感受了年俗文化内含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情趣,并且所有这些,又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长久的影响。

  五是调适心理情绪,增进身心健康。春节期间,轻松、欢乐、和谐的节日文化与家庭亲情氛围,能够有效地调适疲惫的心理和紧张情绪。人们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习俗活动,欢歌载舞,彼此道贺,以及美酒佳肴等都能使人的心情欢愉和兴奋。与亲人团聚在一起,毫无避讳,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或倾吐,或鼓励,或交流,或切磋,或期盼,或劝慰,在这种亲热友善的环境中,人的精神得到了一种解脱,心理得到了一定平衡,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以及认知视野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梳理与调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的过年,实在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家园和接受长辈、亲友祝福与勉励的积极健康的环境氛围。

  毋庸置疑,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年俗文化蕴意由于功利目的而发生异变,深厚的优良理念被虚假的表象和浮燥的心理所替代,舆论的跟风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心灵的诚朴与情感的纯真在不断地消减。面对如此现象,我们有必要思考如何应对各种思潮对传统春节的影响与冲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增强,产生于农耕文明土壤上的年俗文化必然有着某种变革与改进的需要。在坚持春节主体特征和固有习俗本色的同时,不断把新的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元素,充实到传统的总体范畴之中,创新与时代不够协调的内容与形式,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在心理与情感上的诉求,科学地扬弃不和谐因素,适时应变,既不脱离年俗文化之脉,又使这一古老文明源远流长,充满生机与活力。

  其次要处理好保护与吸纳的关系。中国年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不可估量,保护这一闪耀着灿烂文化光芒的传统节日是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的中国大地上,情人节随处可见的红玫瑰和圣诞节此起彼伏的狂欢反映了西方洋节正以强劲的势头闯入我们的生活。吸纳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必要的,但是,不加筛选地盲目照搬却会失去民族自尊与主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的生成环境和发展土壤,无论是它的传播方式还是它的社会功能与思想影响都是任何“洋节”所无法取代的。

  最后要处理好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发组织的关系。毫无疑问,政府部门应担负起宣传、组织、引导、推介的责任,比如,要加强对我国年俗文化的研讨,深入研究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历程,研究其内涵、功能、影响与意义。扶植春节中种种有益的习俗活动,引导年俗文化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通过立法对年节民俗文化进行整体保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足够的财力支持以及将春节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等。同庆共贺是群众年俗活动扎根大地、深入人心的生动反映,坚持文明、有序、健康、欢乐过年是年节文化的应有之义。将政府行为与民间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共同倡导我国传统春节,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