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2-05-17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290次  分享到:

  城市的历史几乎与文明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有“黄帝筑城”、“鲧做城郭”的记载,在出于防御要求修建多层城墙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城市开始诞生。之后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且布局严整,如隋唐长安城、东都洛阳城、元大都等。发展到今天,城市已逐渐成为财富与权力、创新与衰颓、梦想与挫折的中心,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大量城市问题的涌现,经济学领域激发出一门崭新的学科分支——城市经济学(UrbanEconomics)。作为新兴的交叉应用学科,城市经济学不断吸引着来自不同领域科学家炽热的目光和深情的投入。具体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国人对商品、市场经济认识逐步深化,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城市经济学界也历经引进与创新阶段(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深入发展与创新阶段(1990年代后半段至今),促成一系列重要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城市化问题研究

  1.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关于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等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对比分析。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之一,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研究者还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另一方面,学者们指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3.相关的实证研究。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表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二是实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学者们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产业结构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强大动力。

  有学者认为,从事商品生产的工业是现代城市的基本产业之一。轻纺工业经原材料工业,向机械加工和组装工业,再向高技术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工业演进的一般过程。其实质也即城市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的过程。

  有学者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各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使得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

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命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2.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3.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4.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5.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6.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7.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

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

  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竞争力明显偏低,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已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部分科研机构院所及政府部门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的研究。尤其是对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以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调查和研究。

城市群体空间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介绍西方都市区、大都市带的概念及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特大城市区、巨大城市”、“城镇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等诸多概念及都市区与大城市带的标准。

  19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了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之后,周一星针对中西方城市化的具体差异,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概念,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1992年,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将城市群体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1992年姚士谋等在对国内几大城镇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国城市群》一书。

  近几年,城市群体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近几年国家发布的地区重大发展战略规划便可以看出这一点,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株潭、辽中南、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