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郭琦老院长 努力办好社科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本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纪念郭琦老院长 努力办好社科院
发布时间:2010-09-10      作者:佚名    来源:院部    访问量:2594次  分享到:

  在郭琦同志逝世二十周年之际,西安出版社出版了《思念中的郭琦校长》一书,并于今天召开出版座谈会,大家共同追忆郭琦同志的光辉人生、领导风范、治学精神,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向我们尊敬的老院长致以深切的怀念!向主编该书的张岂之先生和西安出版社致以敬意!
  郭琦同志1983年12月至1986年4月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职时间不算太长,但贡献很大,在省社科院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学习。我刚到社科院工作两年多,没有与郭琦院长更多的直接接触。印象中,与郭琦院长仅见过两面,都是他在台上作报告,我在台下当听众,当时十分深刻的印象是大家风范、风趣幽默。以后多年的日子里,时时听人们讲起郭琦院长。到社科院工作后,关于郭琦院长的事迹经常从院史中、老同志的回忆中、中青年同志的谈论中看到听到,一个栩栩如生、立体的老院长形象,便时时浮现在脑海、出现在眼前。
  回顾历史,缅怀故人。郭琦同志任省社科院院长期间,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省社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功不可没。
  他清醒地认识到,地方社科院既无法像中国社科院那样门类齐全,又不必和大学那样讲教学的系统性,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专业和课题,突出优势学科,并形象地称之为“红烧鲤鱼吃中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论证,他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两个办院方针:一是为陕西省的经济建设服务,二是要有地方特色;明确了以科研为中心的工作机制;确定了加强省情研究和理论研究,突出特色的工作重点,他曾将此形象地比喻为“一个胸膛,两个拳头”。
  在郭琦同志的带领下,省社科院逐步对学科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加强了对经济学的研究;成立了情报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所;将人口理论研究室改为人口研究所;将近现代史研究所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研究所,集中力量开展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文学研究所把延安文艺研究确立为研究重点;历史研究所主抓长安佛教研究。先后创办《延安文艺研究》、《社会科学评论》、《经济改革》等刊物,建立了学术阵地。科研管理服务机构逐步健全,各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郭琦同志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运是由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确定的,必须始终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指出关注现实需求、回答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是社科研究的立足点。在他的倡导下,省社科院多次举行陕西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会,参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组织编撰《当代中国的陕西》、《陕情要览》等省情专著,在学术界的话语权和社会上的影响力日渐形成。
  郭琦同志还以满腔的热情,努力贯彻执行党对知识分子有关问题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和决议。主张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允许研究人员根据课题需要自由组合。通过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对重要科研成果实行评议和奖励,积极推行职称评聘,调动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激活科研生产力。
  斯人虽去,风范长存。我们为曾拥有郭琦同志这样优秀的院长,感到光荣和自豪。今天,联系省社科院发展的实际,我们纪念郭琦院长,就要学习他忠诚党的社科事业的忠贞情怀,矢志不移、勇于担当,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郭琦同志热爱党的社科事业,始终对党的社科事业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他常说:“党既然把我放到这个岗位上,我就不能应付差事,再难也要迎上去干”。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依然需要具备他这种执着和坚守,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努力开创社科事业的新局面。
  我们纪念郭琦院长,就要学习他勇于开拓、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实干精神,聚力凝情、携手奋进,努力建设中国一流地方社科院。现实的差距、目标的导引,都需要我们牢固地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推进学科创新,使学科建设始终符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服务西部强省建设的要求;不断推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研究成果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影响更大;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科研究规律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团结一致大力推进创新之院、文明之院、和谐之院建设,最终实现建设中国一流地方社科院的总体办院目标。
  我们纪念郭琦院长,就要学习他尊重人才、提携后学的领导风范,招贤引智、育才纳士,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郭琦同志始终把“识别人才、当好伯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想更好地适应研究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需要,为西部强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广泛吸纳各方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培养新人、建立完善人才梯队,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形成“追求卓越、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拒绝平庸”的浓厚氛围。
  我们纪念郭琦院长,就要学习他严谨科学、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牢记责任、不辱使命,努力建设优良的学风和科研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郭琦同志的鲜明特点之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曾给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作出了良好表率,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研究成果如何才能成为睿智之言、务实之策?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作风。特别是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必须积极投身到实践之中,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挖掘课题,让理论与实践对接,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研究成果的标准。
  薪火永续,代代相继。今天,在郭琦同志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可以告慰老院长的是:在他和各届领导班子曾经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经过几代社科人的同心同德,不懈努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个研究所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省级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形成了区域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宗教研究、古籍研究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区域经济”学科已经由省上设立了“三秦学者”岗位;社会学、宗教研究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并稳居全省前茅;古籍整理特色明显,并承担着全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的工作。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越来越多地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郭老曾任主编的《人文杂志》,学术声誉卓著,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评论》和由《经济改革》更名而来的《新西部》杂志也已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历时12年精心打造的《蓝皮书》,已经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了解省情、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国内外了解、认识陕西的重要窗口。随着《陕西文化产业》、《陕西县域经济》、《陕西省情研究》和《质性社会学研究》等新刊物的相继创办,咨政服务的平台和品牌更趋丰富和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加多样化和高端化。
  目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省社科院正努力确立开门办院的发展体制和“一个法人、两级实体”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了“目标导引、考核激励、宏观规范、微观搞活”的运行机制,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稳步推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陕西省情研究出版、陕西智库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大工程。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促成了省政府与中国社科院的战略合作,并具体负责实施合作协议中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院、建立中国西部(陕西)智库园、中国西部农业发展研究培训基地、开展国情调研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等项目。
  以去年恢复建院30周年为新起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已经迈上跨越转型的新征程。我们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郭琦老院长精神风范的感召和鼓舞下,通过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办得更好,一定会在服务陕西西部强省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纪念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郭琦先生逝世二十周年,8月28日,西安出版社组织召开《思念中的郭琦校长》出版座谈会,追忆郭琦同志的光辉人生、领导风范和治学精神。本文系我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尚勤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