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调控中发展陕西经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在宏观调控中发展陕西经济
发布时间:2007-12-27         来源:陕西日报    访问量:4905次  分享到: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这一表述凸显了中国明年经济发展的基调: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明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是因为我国明年经济运行环境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多年来,我们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但国内需求一直比较疲软,实际上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近两年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仍然失衡。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了41.6%。中国的投资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近20个百分点,消费率却低近20个百分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逐渐提高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出口方面,现在一方面受到外部世界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环境变差;一方面大量的外贸顺差存在,也使得国内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飙升和通货膨胀抬头。加之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都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尤其是要注重改善民生,启动内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过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对外出口、而量的增长又大于质的提高的局面,使经济发展又好又快,避免大的危机或波动的产生。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明年经济运行环境偏紧,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对于陕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在国内相对落后,近年来经济增长刚刚开始提速,赶超其他先进地区的任务仍很迫切的省份,寻找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机会,扩大我省的经济总量和居民就业岗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会明显放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那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应该从那些方面寻找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年经济发展的八大任务中,主要包括这样的内容,防治通胀、改善民生、加强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以及各种配套改革等方面。我省应该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积极落实宏观调控的任务,并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应该把扩大居民就业放在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首位,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源重化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同时。积极恢复和提升我省过去一些有传统优势和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扶持如服务流程外包等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化社会分工,大力发展服务业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多管齐下扩大就业机会以吸纳就业人口,鼓励居民自主创业,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这一条在通货膨胀势头已开始形成的今天相当重要,因为现在是全国统一市场,各地物价水平的上涨基本是同步的,以较低的收入水平应对与发达地区差不多的物价水平,无疑是陕西老百姓经济生活的压力所在。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首先就要从改善陕西就业和创业环境、扩大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入手。  
  加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民生状况,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又一项任务。在我省,推广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有培训、有组织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做好的事情。 
  我省是科技大省、在国家重视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面向国家战略积极争取重大科技专项,并重视改革科技体制、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加快军工体制改革,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新体制,推动国防科技资源向整个社会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省社科院研究员  杨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