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灾害社会学思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汶川地震”的灾害社会学思考
发布时间:2008-06-25         来源:社会研究所    访问量:4701次  分享到:

 

 
  面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灾害,社会学工作者一方面会积极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的现场,另一方面也会用学科视角探究灾害与社会的关系,发现战胜灾害的社会力量,丰富灾害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 

  一、“灾害”是真实的吗?一种建构论的视角 

  “灾害”是社会事实、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建构论视角试图颠覆被标签化了的“灾害”悲情想象,更强调揭示隐藏在“灾害事实”背后社会建构的意义。“地震灾害”带来“山崩地裂”是一种建构;“地震灾害”带来“振奋精神”同样是一种建构。 

  要想解构“灾害”,就必须揭示灾害的“隐喻”。有关地震的多种恐惧隐喻,都是人们接受“地震灾害”话语并被不断建构、固化和自我规训的结果。灾害的隐喻往往是由“灾害”的写作脚本完成的。为此,改写相关的“灾害”脚本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害”存在地理上的界线吗?社会空间的生产 

  空间既是物理性的,也是社会性的。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新的社会空间被不断地建构:帐篷住房、学校、医院等的纷纷出现,都是在延续、生产和强化着社会关系,也为灾区人们提供了社会交往、肯定自我、守望相助的社会空间。这样的空间已经大大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性空间,超越了属于某个群体的文化空间,而形成与全社会发生互动的社会关系空间。 

  在灾害面来临之时,人们总能生产新的社会空间,并逐渐产生对它的文化认同。汶川—四川—中国—世界,人们感同身受,已经打破了地域的概念,这些都在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交往结构,令人体验着新的社会空间生产的魅力。
  
  三、“灾害”是自然现象吗?灾害的社会性解释 
  
  灾害是社会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遭遇社会能力多元脆弱性的结果。这一取向无疑强调的是灾害的社会性,赋予理解灾害以社会、文化、制度和心理等不同层面的描述与解释意义。灾害的诱发因素只是致因,当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技术等处于良性状态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在论述了灾害的建构性、社会性和空间性议题之后,本文真正的目的还在于对未来从事灾后重建有所启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持守何种价值取向,如何认识脆弱性与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空间,都是需要予以重视的。

(作者:社会研究所 江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