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暖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社科文苑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社科文苑
漫话暖气
发布时间:2014-12-11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访问量:7808次  分享到:

暖气,是一团随风舞动的热浪,是一种采暖驱寒的设施,是一股袅袅升起的水雾,是一份温和舒心的感觉……所有这些,都缘于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万象的一种身心感知与形象表达。

时值秋尽冬至,天气渐寒,暖气作为一种采暖驱寒的设施和传递人文关怀的公共服务,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尝试利用火的热能取暖御寒,篝火驱寒堪称设施取暖的鼻祖。北京周口店遗址上厚厚的灰烬,记录着我们的远祖以火改变环境温度和加热食物的探索。进入陶器时代以后,为了便于挪动火堆、保存火种,先民们把火放在一个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是早期的火炉或火灶,多以木炭做燃料,炉火取暖由此诞生。后来又出现了装有火炭的铜质或铁质炭盆,冬天放在屋内取暖。富贵人家则在炭盆外面加上箱形透气的笼罩,即熏笼,把炭盆改造成比较考究的熏炉,既可取暖,亦可熏香,还能够防止失火或掉进他物,提高了炭火取暖的安全性。古籍文献《太平御览》中就有关于熏笼的记录和描述。大约在唐代出现了铜制的手炉和脚炉。手炉大多呈椭圆形,在里边装上火炭或灶膛烧过的尚有余热的灰烬,外面加上护罩,放于袖筒中取暖。脚炉比手炉形体大一些,主要放在脚下用于暖足。另据史料记载,古罗马的公共浴室和富人的房子里还曾装有地下火炉,这些也许就是地面暖气的雏形。

历史不断发展演进,人类对取暖技术的改进也从未止步。从最早的篝火驱寒,到火塘、火炕、火墙、火盆、火炉、热水等等,先后出现了许多镌刻着人类社会文明印记和时代特征的取暖器具和供暖方式。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野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武林有公馆一座,……中有暖室两间,地铺方砖,其下承以锡槽,天寒则自外注灌热水,暖气上达,举座皆暖。”书中所说的取暖原理与今天的暖气基本相同,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利用热水取暖的技术。但是,现在广泛使用的暖气片供暖技术则起源于欧洲。

18世纪初期,一位海员偶然将蒸汽放入空油桶中取暖,从而引发了关于蒸汽供暖技术的研究。18世纪中期,法国人发明了以热水为热媒的单户型供暖装置,即自然循环的家用热水供暖装置。18世纪末期,著名的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他伯明翰市郊的工厂里安装了第一套水蒸气取暖设备。184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方兑换旅馆开始使用暖气设备,成为世界上最早提供暖气服务的旅馆。1851年,在英国定居的迈耶•罗思柴尔德男爵为他的别墅安装了现代化自来水管道系统和供暖系统。19世纪末,采暖散热器在意大利贵族宅邸兴起,采用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所以当时只是一种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1899年,美国出现了组合式散热器,1900年,法国的夏佩公司开始采用这种暖气散热器,并改进了外观和应用技术,为暖气散热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基础。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基于热水和蒸汽供暖的暖气技术和设备开始由欧州走向世界。此后,随着水泵技术和暖气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热水和蒸汽供暖逐渐成为空调时代来临之前人类取暖的主流方式,并且形成了两大供暖模式。一种是源于前苏联的集中供暖模式,大到城市管网供暖,小到一个小区或者一个单位自建锅炉供暖,都是通过管网将高温热水送到千家万户。另一种是源于欧洲的分户供暖模式,每户一台供暖锅炉,在自己的单元内循环加热取暖,自己掌控供暖的时间和温度。

冰雪之国前苏联曾是世界上实行集中供暖最早、供热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集中供暖事业,就是参照前苏联的供暖模式发展起来的,被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社会福利。但由于当时经济落后、能源紧缺,参考前苏联“室外温度5℃以下为冬天”的气候计算方法,中国只是将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划定为集中供暖地区,从自然地理上来说,也就是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天然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是否实行集中供暖的分界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极端天气频发、异常气候常态化的背景下,暖气南下的渴望和呼声越来越强烈。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了许多与“暖气”一词有关的诗文。西晋文学家张华的诗句“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冰室无暖气,炎云空赫曦”,都形象地揭示了严冬里寒冷难耐的凄苦境况。而今人“疑是东君违季到,严冬室内送春风”、“遍体温暖送春意,满腔热情却冬寒”,以及“热肠婉转系千家,缘起内心迸火花”、“为排三冬严酷冷,总携温暖送他人”等诗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暖气敌寒流、冬日春意浓的幸福光景,也表达了对暖气这种采暖驱寒服务设施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赞美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