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刊登我院张宝通、裴成荣相关学术观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刊登我院张宝通、裴成荣相关学术观点
发布时间:2010-08-03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访问量:4019次  分享到:

  2010年8月2日《陕西日报》9版,在“陕北民间资本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调查”中,刊登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相关学术观点,内容如下:

政府引领:防止千亿民资变“游资” ——陕北民间资本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调查     

  实际上,无论是股权投资基金,还是村镇银行,都只是政府引导民间资本的某种具体方式而已。要使民间资本能真正为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政府还应更有作为。

  陕北的民间资本到底有多少?单就榆林市而言,去年底该市的一份专项调研报告给出的数字是——2000亿元左右,其中神木县500亿元左右。
    
  在这些“天量”的民间资本中,可利用的民间资本,即流动性民间资本约在600亿到1000亿元左右。
    
  对于同样富含矿产资源的延安市而言,虽然民间资本前些年已经被迫退出了石油开采领域,但早期依靠石油迅速积攒起来的民间资本规模应该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如果不加引导,这些民间资本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四处流动,极有可能成为破坏市场正常秩序的‘游资’。而如果引导得当,就会发挥正面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
    
  正因如此,陕北近年来开始逐步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一些经验,力图使“天量”民间资本为“我”所用。 

          …………

  专家建言:展示前景,防止“玻璃门”现象

  实际上,无论是股权投资基金,还是村镇银行,都只是政府引导民间资本为我所用的某种具体方式而已。要使民间资本能真正为陕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政府还应更有作为。
    
  “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要想让民间资本自愿留在榆林,政府当务之急是给投资者讲清楚榆林的发展前景。”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
    
  他阐述说,“十一五”期间榆林的经济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榆林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西安,延安超过了宝鸡,真正实现了跨越发展。因为陕北的能源化工基地定位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是互补的,所以“十二五”期间,以榆林为龙头的陕北将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榆林经济总量将逼近西安,成为我省经济的第二级。陕西将和山东(济南、青岛)、辽宁(沈阳、大连)等省一样,形成一种“双极”结构。而且,综合考虑榆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等因素,榆林还将成为陕甘宁蒙晋五地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连接西安和北京、关中和京津冀的枢纽城市。
    
  “要成为中心城市,除了资源开发、房地产建设等相关产业之外,市政建设、金融保险、物流商贸等这些现代服务业都会有大量的机会,投资领域很多。政府只有首先把这些发展前景描绘给投资者,让他们看到潜在利益所在,民间资本自然会投放在本地。”张宝通说。
    
  针对政府如何引导民间资本的问题,裴成荣所长也给出了她的建议。她认为,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信托、私募等基金形式或产权交易方式,给民间资本搭建一个平台,让它能够光明正大的进入相关领域。同时,还要有一个安全退出机制。因为民间资本进入一个产业的本意是为了赚取前期的暴利,如果只能进不能出,资本就会失去投资这个产业的动力。另外,政府还应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引导部分民间资本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因为就陕北而言,多数民间资本来源于矿产开采,在积累过程中通常都伴随着环境破坏等种种社会问题。
    
  “政府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所谓的‘玻璃门现象’。”裴成荣指出,国务院出台的“新36条”,明确提出要把部分垄断行业向民间资本放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那些国家垄断企业势力太强,民营资本很难进入,形成所谓的“看得见、摸不着、进不去”的“玻璃门现象”。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垄断行业中,民营资本进入的比重不超过20%。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
    
  “对‘玻璃门现象’,我们要深刻反思,究竟是国家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没有针对性,还是国有垄断企业的钢板太硬,连国家政策都无法把它切割。”裴成荣说,只有破解了这道难题,民间资本才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展拳脚。

  (链接:http://www.sxdaily.com.cn/data/bssbgc/20100802_977704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