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罗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06      作者:罗丞    来源:《陕西日报》    访问量:2905次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必须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要深刻认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推动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做强做大农村特色产业,聚拢人气,留住人才,繁荣文化,彰显生态,富裕农民,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着。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高附加值、高品质和高科技含量赋能农业和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形成特色竞争优势,强调善用资源禀赋,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和产业融合水平,为建设特色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

二、准确把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丰富内涵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强调在因地制宜上做文章。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模式,用好当地资源,用休闲、生态、文化、创意、体验等新功能赋能乡土资源,改造传统农业;用“绿色+”整合乡土资源,构建生态空间,彰显生态价值,点亮美学价值,提升经济价值。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强调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用特色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寻求地域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加工工艺特异性、文化内涵特异性,追求品种上的“错峰头”,品质上的“独一份”,从而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形成无法替代的消费市场。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强调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求突破。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是生产、物流、销售、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纵向贯通,以及康养、休闲、健康等产品功能的横向拓展,蕴含着广阔的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融合农业、文化、旅游,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要提升载体能级,增强企业梯队,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关联性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等专业化配套能力,加快形成集群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要强化错位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市)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建立优质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特色农产品;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通过品牌营销和电商平台,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份额。城市化地区县(市)要充分利用地理区位的独特优势,通过引进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发展金融、物流、商贸等服务业,推动城市化发展和服务业转型升级,通过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休闲观光等产业,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产业互补,促进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提供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激活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潜在价值,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产业。积极引进环保技术和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

二是要注重特色引领。要聚力增收导向,聚焦发展食品生产、玩具加工、纺织工贸、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接纳外部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养生养老、直播带货等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致富机遇。要突出质量和品牌,加强生产质量管理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发挥科技在创意、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引入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特色产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三是要夯实产业体系。要聚焦县域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各类社区工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优势。要引导重大项目、优势优质产业、高端高质人才向平台集中,释放更多“家门口”岗位。要坚持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县域内企业、农民合作社、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方合作与交流,形成协同发展格局。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群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罗丞 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陕西日报》2023年07月6日06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