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采访张燕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采访张燕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3-10-23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4708次  分享到:

《陕西日报》2023-10-23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陕西旅游,邂逅最美的风景

1698025599612679.jpeg

西安城墙上身着仿古铠甲的金甲武士。

1698025654557932.jpeg

昆明池·七夕公园,讲解员吴芬热心为游客讲解。

1698025694437143.jpeg

在宝鸡九龙山景区,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文明服务。

三秦都市报记者 夏明勤文/图

西安城墙景区的金甲武士劝导不文明行为、昆明池·七夕公园利用智慧平台了解游客需求、宝鸡九龙山景区细心把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近期,记者在我省多家景区走访时,不少游客表示,在畅游大美陕西、感受浓郁历史文化时,也领略到文明有礼的社会风貌,邂逅了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古风礼仪

金甲武士担当文明使者

“好汉!大庭广众之下,请提履穿之。”“好汉!悠悠草木皆生命,请勿踩踏。”……西安城墙上高大威武、身着仿古铠甲的金甲武士们列队巡城,劝导不文明行为的做法,引得众多游客纷纷点赞。

10月16日,天气晴好。记者在永宁门看到,不少游客登上城墙观景,感受古城的魅力。城墙上游人如织,三人一组的金甲武士巡城队伍每到一处,都会引来众多游客围观拍照。一位游客坐在女儿墙上歇脚,金甲武士上前一揖,朗声说:“好汉!城池久矣,恐有安危,请移步。”游客连应“好好”,马上起身离开;一位女士将手中的零食包装袋投往垃圾箱,一投未中,转身欲走。金甲武士仍是一揖:“姑娘留步,汝之物,请善为。”她立即屈身捡起零食包装袋,重新投入垃圾箱中。

出言劝阻的人是长安舞蹈团礼宾仪仗队队员田永涛,在城墙景区扮演金甲武士已经13年了。“金甲武士是西安城墙主要的文化IP之一,能让文物活起来。”他告诉记者,“景区这些年一直在深挖城墙历史军事文化,推出了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2021年起,我们开始在巡游期间以‘古语’劝导不文明行为。这种形式既贴合景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又与我们武士的形象很符合,游客朋友们也觉得生动有趣,接受度很高。”

“这些帅哥一身古代武士装扮,还使用古人的话语,让人觉得很新奇,很有沉浸感。被劝的人也不觉得生硬,挺有意思。”金甲武士旁,来自山东的游客陈女士一边拍照,一边愉悦地表示赞同。她认为这种展现文化传承的文明引导方式有趣、自然,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

长安舞蹈团礼宾仪仗队队长刘明介绍:“金甲武士文明劝导不文明行为的创意灵感,来源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文明旅游的要求。《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是以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演出。我们金甲武士也想为宣传文明旅游出一份力。最终,我们组建了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结合金甲武士巡游互动表演,将古代礼仪和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劝导。这加深了受众印象与历史代入感,让独具历史韵味的西安文明之风以创意互动的形式体现,使文明旅游更具文化特色。”

“智慧+创意”

融合文创汇成美丽风景

古风满溢的提灯走桥,惬意悠然的摇橹赏月,浪漫文艺的鹊桥诗会,还有河灯祈福、画舫游湖、美食市集、汉风旅拍……昆明池·七夕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民俗古韵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诗情画意。

“漫步在美丽的昆明池,七夕湖上波光粼粼,鹊桥含情倾诉衷肠,汉堤锁烟芳草离离,卷云台望云舒云卷,一睹历史留给古都长安惊鸿一瞥的潋滟……”10月15日,一身汉风穿着的讲解员吴芬在帮助一对情侣以“牛郎织女”雕塑为背景拍照后,热心为周围的游客讲解。

远处,数位古风穿着的志愿者正在引导游客文明游览,有序参观。吴芬告诉记者:“为推进文明实践,我们导游身着汉服为游客讲解昆明池的前世今生、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景区组建了‘汉文化文明旅游服务宣传队’,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新理念。”

旅游需求越旺盛,对景区的考验就越大。景区文明旅游相关负责人谢红介绍,近年来,昆明池景区持续推进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景区智慧综合指挥中心可视化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服务游客的“最强大脑”。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浏览、智能搜索、及时了解游客的各项需求,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有游客用昆明池定制的照片明信片写下对家人的祝福,然后从景区爱情邮局邮寄出去。谢红说,景区内还设有婚姻登记便民服务窗口。这是西北首个公园式、陕西首个户外婚姻登记场所。除了颁证等业务外,这里还设置了家风馆、婚姻课堂和婚姻文化体验馆,提供家风教育、婚姻家庭辅导。

优美、舒心的景区环境,也为鸟类栖息创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绿色空间。昆明池·七夕公园也因此成为西安市首家野生鸟类资源观测点。

据了解,景区还以“爱”为主题,开展节日民俗表演、经典诵读、集体婚礼等多种线下活动,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让文明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新潮流。

精准细致

贴心服务传递温情暖意

“您好,雨后路滑,请注意脚下。”“您好,请将易拉罐丢进可回收垃圾桶。”国庆假期的宝鸡九龙山景区,景区入口处、大小景点和休息处都有志愿者“驻守”,礼貌用语随处可闻。

在售票大厅取票窗口前,游客有序排队等待;在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心讲解、回答游客的问题;在玻璃栈道、悬空索桥等景点前,游客互相拍照,家长不时提醒孩子不要奔跑打闹;在休息区,年轻的游客自觉给老人和孩子让座;在景区餐厅,工作人员笑着提醒游客要“光盘行动”;在垃圾投放处、卫生间等地方,随处可见文明小贴士和温馨提示牌。富有景区文化特色的“龙宝”文创作品,以柔性亲民的姿态传递出爱护环境、文明出行理念。

“这次来,我想着人少就爬山,人多就找个地方野餐。等一会儿,我们会把垃圾装到袋里带走。文明出游,从我做起。”山脚下,选择和全家到大自然中放松的游客安宁说。

九龙山景区市场部经理马多妮介绍,在各个节假日,景区都会常态化开展旅游秩序维护、旅游咨询服务,营造文明旅游良好氛围。“为确保精细化服务覆盖所有游客群体,我们还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在细节上着力,开展亲情式人性化服务。我们配套建设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医务室,提供免费WiFi上网服务,在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集散地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通无障碍绿色通道。爱心座椅、婴儿车、老人拐杖等物品一应俱全。针对高温高寒天气,我们向游客免费提供藿香正气水、姜茶等防暑降温、驱寒保暖的物品,努力为游客营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马多妮说。

近年来,九龙山景区不断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普及文明旅游知识。景区每年组织开展爱心植树节公益活动、九龙山环保马拉松活动等主题活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文明旅游新风。

文明旅游

“诗与远方”走入现实生活

文明旅游,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素养,更展示了旅游地的文明程度。塑造文明旅游环境成为主管部门、旅游从业者、游客共同发力的方向。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不断建立健全文明旅游法规体系,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旅行社行前说明服务规范》《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等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我省不断加强文旅产业整体形象宣传推介,推进“文化陕西”IP建设,不断扩大陕西文旅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今年1月至8月,陕西接待国内游客5.22亿人次,同比增长78.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96.72亿元,同比增长123.93%。

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副处长任杰介绍:“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共同发力,持之以恒开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文明旅游成为我省各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各旅游单位工作人员争当旅游服务志愿者,把文明旅游落到实处,引导游客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形成了多渠道同频共振的文明共建氛围,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西安十佳导游党梦钰表示:“不少景区将文明旅游理念融入旅游产品、服务、场景之中。游客自觉保持公共秩序,有序排队、不大声喧哗。导游会主动帮助有需要的游客,弘扬友善互助的社会风尚。大家都注重个人的行为和对他人的尊重。文明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9月25日,好消息从文化和旅游部传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公布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其中,由省文旅厅推荐,西安城墙景区申报的案例《传承优秀文化 创新宣传引导 金甲武士担当文明使者》入选十佳案例,西安昆明池景区《融合文创推动文明旅游进景区》和宝鸡九龙山景区《精细化服务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入选优秀案例。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明旅游意识。

通过倡导和实践文明旅游,陕西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同时展示了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良好形象。陕西省社科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表示:“文明的旅游行为和旅游环境,不仅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承载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美好向往。近年来,文明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的集体共识。三秦人民主动践行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旅游、监督文明旅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彰显出我省正逐步从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向文明大省稳步迈进。”